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纳兰惊梦
纳兰惊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222,420
  • 关注人气:100,7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句话算清“特殊人才”账:杨超越落户上海,与“锦鲤体质”无关

(2020-11-25 21:27:58)
标签:

纳兰惊梦

杨超越

李佳琦

分类: 纳写娱乐

纳兰惊梦/文

杨超越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她的“锦鲤体质”,不是因为她的“人间真实”,而是她作为进入临港新片区《2020年第五批特殊人才引进情况的公示》名单,作为“特殊人才”引入。

https://p8.itc.cn/images01/20201125/c07e4a1da0f942fbb26f43c73262e658.png

评论区不出意外分为了两大派,一派自然是忿忿不平,觉得这样一位根本没有作品的艺人,究竟算哪门子“特殊人才”,甚至还上升到“埋头苦读10几年的学生们情何以堪”的高度。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125/109df69e2d9644398eff1a0027ca7aa2.jpeg

另一派当然看起来更像是杨超越的粉丝,将杨超越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视作是文化包容的结果,言之凿凿称“特殊人才就该与时俱进,而杨超越以一名文化工作者作为特殊人才加入上海临港自贸区新片区,毫无疑问,未来在新经济领域中涌现出的杨超越式特殊人才将越来越多,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的城市将对这类人才敞开怀抱。”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5/554d4f256010439980eb6ed46198fc60.jpeg

其实,类似“他(她)也能算特殊人才”的言论刚在不久前就出现过一次:五个月前,李佳琦被上海市崇明区作为崇明区2020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进落户上海,当时的舆论也多是“带货主播也成特殊人才了”?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25/aaca76f33a1b4c1cae7258c1625d65c9.jpeg

其实许多人被模糊的焦点是:通常任何一个单一领域不会是作为“特殊人才”的界别,否则门槛也太低。但是如果你能够成为任何一个单一领域的头部,那你就一定是“特殊人才”。逻辑很简单,你不“特殊”怎么能够成为头部呢?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125/a1cc2798e2044942b26f18bd6512dbeb.jpeg

简而言之,即便你是搞保洁的,如果能够做成保洁行业的龙头,把创业公司做上市,那你当然是特殊人才;即便你是卖西瓜的,如果能做成水果零售行业的巨头,产值傲视群雄,那你当然也是特殊人才。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25/90fe85d32fff488ba04a1e6c29151024.jpeg

一切社会问题都是经济问题,为什么移民国家始终都会有一条投资移民的类别存在?问题不言自明,你带着资金进来,你来创造税收,你来创造就业,你切切实实来做普通人难以比拟的贡献,为什么不让你来?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25/d51dfa12992147e1be0505319ec5aece.jpeg

这就不难理解杨超越被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上海了。根据之前收购杨超越原公司闻澜文化的上市公司传递娱乐发布公告的公告显示,杨超越2019年1月至6月为闻澜文化赚了1850万。而根据对赌协议,闻澜文化需要在对赌期间(2019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利润总额不少于7000万元。而公司之所以有底气签下这样的对赌协议,也是基于对杨超越赚钱能力的信心。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125/880030e7bb1444f299cd3dbf2f685f41.jpeg

而在外界看来,有着腾讯视频和传递娱乐的力捧,三年赚7000万对于现在的杨超越来说应该问题不大。而杨超越日前成立上海简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猜测很大概率与她后期与公司的分成发生变化。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25/fb13841a694647a0a770304cd0b36adb.jpeg

所以,对于这个整天把买房挂在嘴边的招财貔貅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还难理解吗?具有买房消化库存,纳税建设城市潜力的良好市民,即便是魔都也不能免俗的欢迎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