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纳兰惊梦王源毛不易梁博我是唱作人 |
分类: 纳写娱乐 |
纳兰惊梦/文
“唱作”,俨然成为了2019年音乐类节目的关键词。既有老牌的《歌手》以“唱作”为强化突破口,也有聚焦原创音乐人竞技成长的新兴节目。就在今晚,标榜“首档华语唱作人生态挑战节目”的《我是唱作人》也火线加入战局,这档爱奇艺自制的全新自制的S+超级网综,用直截了当的节目名称表明了节目态度,而节目制作人+导演的组合,依旧是在过往打造了包括《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等多档爆款音乐节目的陈伟+车撤。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3/eef7192884464e1f9d51c271136583fc.jpeg
大概是为了回归唱作音乐本源的初衷,《我是唱作人》既没有延续“剧集式综艺”的风格,也没有过分渲染艺人真人秀,而是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8位唱作人和作品本身。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3/affb50dbf4dc43cbbce302131cc0b84d.jpeg
尽管可以预料到《我是唱作人》会被网友评价为“唱作人般的《我是歌手》”,但实际上这档音乐节目最大的魅力之一,便是唱作人的竞演曲目都是未曾曝光过的全新作品。既不存在先入为主的印象分,也无法预知市场的接受度,不确定性与惊喜感是贯穿节目始终的情绪。观众就像即将拆开礼盒的孩子,谁也不知道礼盒里装的到底是惊喜还是惊吓。
虽然觉得第一期节目的后采与旁白实在多的有些唠叨,依旧投票方式相当old school一点也不网感以外,《我是唱作人》第一期里舞台呈现的八首歌整体质量水准都不低,好几首都值得加入歌单循环仔细琢磨欣赏。
客观上来说,上位区三位歌手的作品与后面五位的作品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即便《Hip-hop没有派对》、《表态》和《东北民谣》三首歌的类型差异明显,但无一不是在“态度”、“深度”以及曲调旋律本身具有打动人心的地方。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3/c0c7861c086c48198bcdbd6a29ba18da.jpeg
这三首歌并不以“类型”来标签受众与设置壁垒,纵然是对嘻哈不感冒的人都能随之摆动,纵然是对民谣无感的也能被带入情绪之中。歌词的画面感,旋律的代入感,以及个人风格的极致表达,是三个人作品的显著特征。
当然,个人觉得《我是唱作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实验性,典型代表就是曾轶可的《彩虹》。这首强烈自我意识表达,甚至不太考虑听众接受程度的创作,并不是一首传统意义上能够轻易引发共情的作品。所以网站甚至放出了投票“你听得懂曾轶可的歌吗”,本身就说明了节目对于不同音乐类型风格的尝试与实验,即使这样的尝试具有相当的风险。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3/1f7ebf1d555341e3b9df7dd65ec99d70.jpeg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大众评审对于高进作品《下雪哈尔滨》的态度,即大俗音乐到底能不能登堂入室的讨论。现实的怪圈是,有些洗脑作品俗的有力,俗进了大街小巷,俗进了卖场超市,你明明都会哼上几句,但是就不会在别人面前听过这歌。高进从内投的第八名,到竞演挑战失败,似乎也印证着这条鄙视链的存在。
如果让纳兰来排这一期的排名,个人的选择排名依次应该是:梁博《表态》、毛不易《东北民谣》、热狗《Hip-hop没有派对》、汪苏泷《种子》、陈意涵《他们说》、王源《随想》、曾轶可《彩虹》、高进《下雪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