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纳兰惊梦/文
在一片“纯男综艺”的包夹之下,湖南卫视女性综艺《我们来了》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继第一季长期霸榜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第二季播出以来,前五期节目全部蝉联全国网同时段收视冠军。尤其对于一档“综N代”来说,能够在秉承传递东方女性之美节目一贯宗旨的基础上,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包括传统文化之美、人文气质之美并为观众所接受与喜爱,实属不易。尤其对比某些标榜“女汉子”人设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中“虐”、“撕”等噱头,《我们来了》不依赖充满表演性质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更是难能可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17/469de2e50536168ef1cf0aa03ab19e86x1500x999x387.jpeg
著名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卡伦·霍妮的观点,用来解读如今真人秀节目中盛行的“女汉子”现象同样犀利和深刻:“女性会希望成为男性,是因为希望拥有那些被我们的文化认为属于男性的特质或特权,比如力量、勇气、成功等。”只不过到了真人秀的镜头之下,会被有意无意的引导成对于身体极限、忍耐限度的试探。毫无疑问,那些将以男性的身材、性格优势为准线来衡量女性的真人秀,单纯为了收视率而彻底走入了认知误区的真人秀,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17/aa000b2e4becc43c69133922d743a4f6x993x1275x119.jpeg
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女性之美?是可以手无缚鸡之力,但内心要足够坚韧;是可以时常撒娇,但要保持适当的傲娇;是不必手提件挑庞然大物,但要保持内心的强大与由内而发的气场。不以外形或力气为评判标准,而是注重修养自身性格、文化品格,底蕴气质,是传统美更是现代美的交集,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融汇,这才是《我们来了》真正想要展示给观众的女性之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17/ee27d4103f4e340421ca51fd39e65cbbx887x1265x99.jpeg
说起《我们来了》中展现的女性传统美,在第五期永州的节目中,有着鲜明的演绎。在这个充满传统文化的瑶乡之中,众位女嘉宾既体验了女工织锦“刀雕花”,又亲手尝试了凉粉这道美食的烹饪,还感受了“江永女书”的独特魅力。而无论是女工、烹饪还是女书,显然都是带有着强烈女性符号印记的事物,同时也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些文化生活的体验和尝试之间,女性身上包括端庄、优雅、婉约、贤淑等传统之美都得到了多角度的展现。可以说,这些道具、环节、任务的设计,都是围绕着诠释东方女性之美的角度来出发。通过这种女性思维和视角,来向女性观众传递女性的应有之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17/46474037799da501251bfbaa47c681fcx889x1271x94.jpeg
《我们来了》中试图展现的女性现代美,则包括了精神独立、追求完美、自律自爱等远超于“技能”之上的能力。在这档文化内涵远超娱乐元素的真人秀节目中,包括关之琳、蒋欣、宋茜等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人生经历的女艺人,本身就具有现代女性鲜明的标签特征——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独立的思想感知,有强大的气场和影响力。她们在深入到不同地点、不同行业,体验不一样的文化特色与生活状态的同时,将带有强烈风格烙印的言行举止传递出去,也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一个参照——这些女艺人们为什么被大家所喜爱,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好的精神面貌,是因为她们身上有着现代女性身上所独有的魅力和美感。重要的是,这种价值观的美感输出并非疾风骤雨式的灌溉,而是通过已经自成特色的“慢节奏”、“慢综艺”风格于润物细无声处传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17/b8e4b585382d174f2d80fbccf90a3491x720x1280x101.jpeg
可以说,《我们来了》从去年第一季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展现女性独特魅力,塑造现代东方女性的韵味和风采,形成“女性暖综”的品牌特色。当这些女艺人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山山水水,当这些优秀有个性的嘉宾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给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去欣赏中华文化,当这些女艺人们的生活体验中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女性之美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的碰撞,便形成画风沉静,氛围轻松,导向正能量的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