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筚路蓝缕到精耕细作,网络大电影风口转型路在何方?

标签:
纳兰惊梦网大 |
分类: 纳写电影 |
纳兰惊梦/文
如今,网络大电影已然成为了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在日前的上海电影节上,也不乏网络大电影的身影。从首次提出概念的2014年以来,网络大电影已经在短时间内经历了爆发和井喷,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印证:2015年网络大电影整体市场仅是初具规模的1亿元;到了2016年,网大市场就迅猛以成几何倍数的增加,播出数量超过2000部,播放量超过200亿,整体规模达到了10亿元;在还没有完全过去的2017年上半年,全网上线的网络大电影就达数百部,全年规模预计将会高达30亿元。更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网络平台将成为电影重要播出渠道,网络大电影也将向院线质量逐渐靠拢。到2020年,整个网络电影市场将达到惊人的100亿。
http://img.xdnphb.com/ueditor/edit/upload/image/20170625/1498353822467094158.jpg
资本入局红利期结束,泥沙俱下现状倒逼风口转型
作为“互联网+文化”的风口产业,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网络大电影也开始进入到高速冲刺后的调整适应期。种种迹象也表明,网络大电影开始从筚路蓝缕的拓荒时代,进入精耕细作的深度运营时代:资本和行业大咖们的争相涌入,不仅像腾讯视频这样依赖网生内容的视频平台争先恐后,包括华谊兄弟这样的传统影视行业巨鳄们也纷纷入局;原本由于低门槛而涌入的粗放低幼网大制作团队,也必然随着“猪也能飞”的红利期结束而出局。在过了“躺赚”这一站后,如何把“猪”变成“独角兽”,这是目前许多网生内容公司都面临的一大难题。
http://img.xdnphb.com/ueditor/edit/upload/image/20170625/1498353822820048530.jpg
无可否认,网络大电影因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内容差异化需求而生,因相较于传统电影的低门槛而成就新风口——低门槛不仅是指投资成本,还包括艺术质量要求。这个低门槛确实也为许多怀着电影梦想的青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就像企鹅影视天机工作室总经理常斌在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举行的媒体分享会上就表示,网络大电影在扶植人才的作用不可估量。但低门槛同样也造成了许多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日益加强的内部竞争导致开始出现内容上的剑走偏锋,相对粗劣的制作质量损害着用户的观影体验,题材高度雷同的题材不仅不能满足目标观众的需求,反倒起到了分流的反作用。常斌在企鹅影视天机工作室的媒体分享会上也指出,这几年网络大电影发展虽然快,但也是泥沙俱下。包括一些不专业,甚至原本与影视根本没有关系的行业也开始做网络电影,蹭IP、低俗化,在许多作品中并不少见。最为典型的案例莫过于2015年,一部投资仅28万的网络大电影《道士出山》,靠着与陈凯歌的电影《道士下山》相似的名字在视频平台上总共收获了2600万票房。啼笑皆非之余,更让从业人员忧心。
因内容起,因内容生,只有在内容上做文章,才是网络大电影逐步走向精品化的必经之道。首先需要破解的,便是题材故事的洼地。值得注意的是,自从《暗黑者》等开创了网大的新风潮以后,类似题材的网络大电影更是争相上马。事实上,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网络大电影市场题材雷同的状态,集中扎堆以惊悚、恐怖、血腥为主的题材,只会因成分失衡造成发展“失序”。常斌也表示,在2016年企鹅影视天机工作室最多一天就收到了20个关于悬疑恐怖题材网络电影,这也意味着这类型题材已经完全进入红海状态。相对而言,玄幻、青春校园则是现阶段较为安全的题材。这一点在企鹅影视天机工作室公布的2017年下半年部分储备项目中也得到了印证,像《龙日一,你死定了》、《恶魔少爷别吻我3、4》、《封魔纪》、《蔚蓝50米》、《倾世妖颜》等,都是属于常斌口中“安全、稳健的题材”。
除了安全和稳健以外,垂直和细分则是题材类型的另一突破口,尤其是选定精准人群无论是对于内容制作、成本控制还是商业营销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类似如今盛行的“粉丝向”的IP剧,就是其中一条最被广泛应用的路径。除此之外,像如企鹅影视天机工作室则是在年龄层细分上做文章,储备项目《恶魔少爷别吻我》受众定位就是12岁到18岁的女性。针对这个年龄层的收看喜好,《恶魔少爷别吻我》不仅在剧情内容上设置了羞耻互动和甜宠互虐,甚至整个项目的营销都被定位为“00后极致玛丽苏甜哭老阿姨”。这种超越类女性题材、男性题材的精准细分,并在此基础上的精品化内容创作,将会是未来网络大电影清晰的发展方向。在圈子里摸爬滚打已久的常斌更是善意的提醒业内从业:基于互联网平台需要满足用户需求这一核心逻辑,网大作品的内容质量是否过关,是否满足平台需求至关重要。
http://img.xdnphb.com/ueditor/edit/upload/image/20170625/1498353823421062059.jpg
控制成本满足需求,理性化精品化内容培育成熟市场
随着播出平台对于定位认知的清晰,对于内容需求的明朗,正在成长的网络大电影市场也必然引来成熟期。眼下,内容为王的黄金法则在网大市场上同样得到了诠释,至少有20%的头部内容已经取得了市场带来的红利。至于《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和其它法律法规的出台,原本无序的网大市场将逐步规范化,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的标准也将越来越统一。
但略有差异的是,与水涨船高的电影投资相比,网络大电影的盈利模式决定了掌握成本控制和精品化之间的平衡点至关重要。“在商业上,目前网络大电影整体已迈入略有盈余的阶段,但理性控制成本仍然是关键。大家都在讲精品化,精品化就需要加大成本。但无限制、不科学地增加成本,是非常危险的。网大就是早点,是一个刚需,但是成本相对低,干净是第一位的,其次需要有特色才可以吸引人气,但是做15块钱煎饼里面加巧克力就没有人为你买单,这个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常斌看来,网大的成本控制跟电影的成本有着共通之处,像一部院线华裔片成本做到一亿美金就基本没有回收的可能。网络大电影同样也是如此,合理的成本规划非常重要。出现太多动辄一两千万成本的项目,可能会影响行业正常发展。“希望行业整体能更理性、更克制、更加专注于发展成本可控的精品内容。”
以垂直细分的题材类型作为突破口,以符合平台和用户需求的精品化内容作为核心,以全程掌控的质量把控作为关键,不盲目追求大投资,选择符合角色且认真专业的演员,最终制作出平台用户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常斌和企鹅影视天机工作室为网络大电影的下半场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比起中国电影,这个新兴朝阳行业确实正在进步而且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