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诚勿扰》赢回本名,所以知识产权投机炒作能歇歇了吗?

(2017-01-02 21:39:56)
标签:

纳兰惊梦

非诚勿扰

偶像来了

芈月传

我们来了

分类: 纳写综艺

《非诚勿扰》赢回本名,所以知识产权投机炒作能歇歇了吗?
纳兰惊梦/文

日前,江苏卫视终于打赢了《非诚勿扰》商标侵权纠纷案,在被迫改名《缘来非诚勿扰》将近一年后,这档享誉全国的王牌生活服务类节目终于又能名正言顺的用回观众们最为熟悉的名字。值得注意的是,这桩过程一波三折商标侵权案的盖棺定论,对于影视圈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谓影响意义深远,它在尊重法律正义的同时,也宣告着知识产权的价值应当是物尽其用而并非投机炒作。这也不禁让人联想起不久前《人民日报》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最新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同样的结论亦适用于知识产权——这种由人脑的创造性天赋所产生的法律权利,是用来以鼓励富有创造力的个人与社会分享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对于全社会的经济繁荣起到重要作用,而绝非是作为一种投机炒作的产品。

《非诚勿扰》赢回本名,所以知识产权投机炒作能歇歇了吗?

许多人对于这桩旷日持久纠纷的过程可谓并不陌生:2008年,华谊兄弟出品了由葛优和舒淇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非诚勿扰》,并于当年12月18日在全国范围内上映。同年,华谊兄弟向国家商标局申请“非诚勿扰”在41类(电视文娱节目类别)上的商标,2010年7月20日获准。而江苏卫视的王牌节目《非诚勿扰》则从2009年正式筹备录制,并在2010年开播之初向华谊兄弟支付30万许可费,取得了使用“非诚勿扰”名称的权利,这一名称从2010年1月15日首播起一直播出至今。而温州小伙金阿欢于2009年2月16日申请、2010年9月7日获得“非诚勿扰”商标注册。据此,金阿欢认为,《非诚勿扰》栏目作为大型婚恋交友节目,容易引发与婚介交友服务相关的消费者、经营者误认,侵犯了他的注册商标,将江苏电视台和珍爱网告上了法庭。

《非诚勿扰》赢回本名,所以知识产权投机炒作能歇歇了吗?

实际上,瞄准“非诚勿扰”这个金字招牌的并非只有华谊兄弟、江苏卫视和温州小伙。根据国家商标局网站查询结果显示,截止2016年1月5日,总共有95件“非诚勿扰”相关商标申请,申请者多达55家机构或个人。从申请的时间节点来看,相关商标申请时间横跨2008年至2014年,其中2008年和2010年是两个申请高峰时段,前一个时间节点为电影《非诚勿扰》上映的年份,后一个时间节点则为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开播的年份。于是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这样的结论:2008年申请“非诚勿扰”相关商标是受到了华谊同名电影的启发,2010年申请的“非诚勿扰”相关商标则应该是受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启发。于2009年2月16日申请商标注册的金阿欢,很大程度应该就是受了电影《非诚勿扰》的启发。

《非诚勿扰》赢回本名,所以知识产权投机炒作能歇歇了吗?

当然,有关于金阿欢的抢注动机也一直很遭质疑。曾调查记者实地采访时了解到,温州小伙金阿欢与他人合伙的“非诚勿扰”婚介所主要是由其合伙人实际操盘,虽然有经营行为,但实际上经营状况并不好,据介绍是几个月都没有一单生意,但金阿欢似乎对于这样没有实际收入的状况并不在意。因此,很难不让人质疑这位精明的温州小伙对于“非诚勿扰”的抢注是次显而易见的炒作与投机。

《非诚勿扰》赢回本名,所以知识产权投机炒作能歇歇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围绕热门电视节目名称引发有关于“抢注”和“侵权”屡有发生,《非诚勿扰》并非孤案。湖南卫视栏目《偶像来了》在今年不得不改名为《我们来了》,只因“偶像来了”这四个字被别的公司注册成商标。虽然湖南卫视在14年12月3日在第41类(教育娱乐)提交了“偶像来了”商标的注册申请,但杭州青联教育在14年11月28日同样提交了申请。根据《商标法》申请在先原则,湖南卫视就这样丧失了“偶像来了”的商标。15年年底播出的古装剧《芈月传》登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后,很快凭借着大咖阵容与恢弘制作掀起了收视热潮,而出品方东阳花儿影视早在2013年3月和2015年9月先后把“芈月传”申请注册11大类共17个商标,但仍有34类没有被选择在注册的商标类别里。就是这没有被注册的34项已经被不少企业和个人都已经盯上,像有印刷包装公司申请将“芈月传”注册于第3商标大类,也有个人在读完《芈月》原著后,将“芈月”申请注册了2个商标获得通过。在《芈月传》热播后,便有上海从事食品行业的老板开价60万元只为求买得“芈月”商标。

《非诚勿扰》赢回本名,所以知识产权投机炒作能歇歇了吗?

由于影视产品自身天然传播价值属性,使得它们很容易被投机者盯上,在近年的影视圈中这已经不再是陌生的现象。纵然是像东阳花儿影视已经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足够强,依旧还是不能阻挡被各种钻空子。然而这些人抢注来商标当真是为了经营运用吗?这显然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某种程度而言,一小部分人已经把“抢注”做成了生意,这显然就已经违背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初衷了。

《非诚勿扰》赢回本名,所以知识产权投机炒作能歇歇了吗?

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综艺节目都处于一片欣欣向然的大环境下,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影视行业从业者不仅自身应该加强与提高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法律更应该对于文化从业者劳动的充分尊重。此次广东省高院的判决,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知识产权是运用于实际生产而非投机炒作的目的性,从这个角度而言,此次高院的判决大概便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开始。(微信公众号:nljmshow)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