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纳兰惊梦 |
分类: 纳写综艺 |
就像王健林随口一句“定个小目标,先挣他一个亿”红遍全网,自8月26日以来每周五东南卫视首播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同样势头凶猛,收获的网台数据不可谓不靓眼。
收视率方面,CSM52城名列前茅;网络数据方面,腾讯视频总播放量1.648亿,单集最高播放量近亿,同时社交媒体上关于东南卫视《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节目内容的“王健林的小目标”“王健林的搞定老板攻略”“董明珠训斥员工”“孟非怒斥女司机”“李安我不是天才我是人才”等话题多次强势进榜。其中“小目标”更是发酵成为一个微信朋友圈抵达率达4亿7千多万人次、微博信息总阅读量达到3亿5千多万人次、全网相关报道共计158937篇次,覆盖人群保守估计超过9亿5千多万人的全网社会话题。这些傲人的数据对于立志“眼界无界,不做时代旁观者”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而言,正是其奠定了真人秀式访谈节目3.0模式的最佳印证。
真人秀形态打破访谈节目固化外延
传统访谈节目形态多是局限于棚内,纵然是网综横行变革不断的当前,访谈节目形式上的创新切入点基本还是以主题、道具为主,但无论是跨界美食还是家装的轻访谈形态,在本质上依旧还是没有脱离录影棚场景的局限。
而真人秀元素的加入使得东南卫视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打破了访谈节目的固化外延,彻底改变了访谈节目受限僵坐演播室的空间和形态的刻板印象。当摄像师的镜头视角扩展了受访者的生活场景与工作场景之中,一个立体化真实展现大咖日常的窗口由此建立。
千万不要小觑这样的形态与模式的融合,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电视节目竞争市场之中,既要做到专注内容本身,同时又要做到不固步自封、勇敢尝试外延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当录制场景从制式固化的演播厅转移到各色迥异的办公场所、生活居所之中时,嘉宾的主观互动性会在无意识间提升,以主人的姿态事无巨细的展示自己。像王健林展示他的藏画,孟非骄傲的叙述南京明城墙的历史,许巍自在得在自家院子里烧烤,这种强互动性恰也正是真人秀式访谈节目3.0模式的又一大显著特征。
还原嘉宾真实面目迎合市场消费转变
愈来愈注重观众的反馈与互动是目前电视节目制作的一大显著变化,毕竟在观众消费话语权日益趋重的现今,主动迎合这种市场消费的转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而《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通过“动加静结合、娱乐加深度结合、真人秀加访谈结合”建立起展示窗口与摄取渠道的形式,无疑也是另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对于受访的嘉宾而言,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之中远比在陌生环境中来得更加自在放松,这份放松的结果便是他们会在细节中暴露真实的个性。而节目360°无界限记录的目的,就是将这些真实点滴完整呈现,毕竟像“王健林展示私藏名画”这样的场景无论在哪个棚内节目都不可能抓拍到。
对于观众而言,东南卫视《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的这个窗口能够让他们真实地了解这些“成功人士”成功背后普通的一天,甚至可以从镜头中的细节中拨开舆论的迷雾寻觅到真相。譬如把这两天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爆炸性新闻,与她曾在这档节目中自曝当前持股0.74%的信息联系起来,便会大概猜测到处于漩涡之中的铁娘子到底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故事。
尽管从访谈内容而言,其中不乏一些官方的说辞,也难以避免灌鸡汤的嫌疑,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而言,这类“鸡汤学”“成功学”依旧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深入挖掘名人大佬们背后的故事,探究被访者内心深处的感触,为观众提供临摹感悟这些成功人士们的哲理的机会。尽管大咖们的成功也难以复制黏贴,对于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直接影响甚微,但至少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给予需要抚慰消遣的围观者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给予需要精神支撑的奋斗者们一盏照亮未来的明灯。
这一季的成功显然也给予节目组极大的信心,据悉《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第二季也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2017年初将仍然在东南卫视播出,而且第二季无论是卡司还是看点都丝毫不逊色于第一季。其中有像关之琳首次独家深度采访,以及她从未展示过的工作;还有全程记录女神郑秀文香港演唱会的台前幕后,以及香港演唱会的文化;包括还有金庸先生的梦中情人夏梦生前最后一次影像。
除此之外,《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第二季的名单之上还有不亚于王健林的企业界大亨、体育届最有人气的偶像实力派、当红的流量杀手小鲜肉等。至于这档被誉为中国电视访谈领域最具“业界良心”的品质栏目还将再掀起怎样的波澜,就让我们暂且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