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纳兰惊梦
纳兰惊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481
  • 关注人气:100,7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如果规则这么玩,《梦想的声音》会有多好看?

(2016-11-11 12:03:18)
标签:

梦想的声音

林俊杰

hebe

张惠妹

纳兰惊梦

分类: 纳写综艺

​ <wbr> <wbr>如果规则这么玩,《梦想的声音》会有多好看?

纳兰惊梦/文

看完了第一期《梦想的声音》,只有可惜两个字。可惜的是这么赞的舞美设计,这么强的明星导师团队,观众们在看完后普遍反应的“看不懂”,基本是由于受投票环节不能播出所限,尽管第一期节目中无论是素人还是明星导师表演的几首歌质量都很不错,但因为整个节目核心流程支离破碎,流逝了原本节目的精髓,亮点看点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于是现在摆在节目组面前最大的问题便是:如何在大环境的游戏规则没法改变的情况下,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与变通,重新玩出逻辑合理的新模式出来。

​ <wbr> <wbr>如果规则这么玩,《梦想的声音》会有多好看?
​首先要考虑把节目的主视角由明星导师转变为素人。既然节目已经更名为《梦想的声音》主打“圆梦”概念,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舞台的主角就应该是素人而不是音乐导师。素人怀揣什么圆梦计划来参加节目,背后故事与情绪都是节目应该去汲取与呈现的部分,导师也应该让位于“助力实现梦想”这个出发点,所以从之后的节目中,应该考虑加重素人的台前幕后的内容。

​ <wbr> <wbr>如果规则这么玩,《梦想的声音》会有多好看?

​其实根据现有的线索,不难理解整个节目的环节流程,尤其是素人第一次亮相演唱的部分逻辑比较清晰:第一阶段,即素人在演唱过程中只有获得现场观众相当的票数,才能从音乐能量球里亮相登台;第二阶段是在完成了亮相以后,有三位导师按下选择键,三块音阶桥才能合拢,象征正式获得了请教切磋明星导师的机会。

​ <wbr> <wbr>如果规则这么玩,《梦想的声音》会有多好看?

​其实第一阶段的玩法有点像以色列版的《RisingStar》,国内引进版权为央视三套的《中国正在听》,挑战者在登台演唱时站在看不见听审和观众的屏幕“巨墙”前,只有当挑战者支持率达到一定比例时这堵“命运巨墙”才会震撼升起。既然不能直接出现投票内容,那是否可以采用“点赞”这样竞赛味不那么浓的表现形式,来作为素人的人气依据呢?而音阶桥的玩法,应该表达的是明星导师对于素人的认可,以及愿意助其圆梦的意图,因此节目组可否考虑用一些中性和正能量的道具形式来表现这种仪式感,应该会有不同的效果。

​ <wbr> <wbr>如果规则这么玩,《梦想的声音》会有多好看?

​第二阶段素人权利反转的部分由于不涉及到投票,所以在最终播出时也基本完全保留。但在这一阶段最能制造戏剧反差的,应该是“惊”曲榜歌单的设置以及选歌的过程。从第一期节目的歌单来看,总体感觉还是偏保守,难言有太过的“惊吓”。包括三位导师最终各自挑选的指定曲风基本都是安全牌,尤其像张惠妹最终演绎的《默》,俨然就像是场那英模仿秀。所以个人以为,“惊”曲榜里的候选曲目应该秉承几个原则:一是要避免过于简单洗脑的口水歌,否则改编不好会降低节目的品质和格调;二是应该选择与这些导师过往擅长风格反差较大的经典曲风,最好是歌曲的背景故事与歌手文化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像萧敬腾有一次翻唱刀郎的《2012年的第一场雪》,就很有反差戏剧效果;三是候选曲目应该有个难易梯度,导师选择不同难度的曲目会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来影响与素人进行切磋。

​ <wbr> <wbr>如果规则这么玩,《梦想的声音》会有多好看?

​由于导师和素人本身实力悬殊,所以这种切磋必须要附加条件来消弭这种“不平等”。就像普通人与奥运会参赛选手比短跑100米,直接比100米普通人肯定毫无胜算。那么如果运动员做出让渡多跑距离呢?当势力再度均衡时,较量的悬念便由此而生,对《梦想的声音》同样也是如此。而候选曲目中不同难易程度的歌曲,就等于决定了让渡的距离到底是5米还是10米,来制造舞台上新的平衡状态。

​ <wbr> <wbr>如果规则这么玩,《梦想的声音》会有多好看?

​关于梦想助力团的作用,从字面理解定位应当是助力素人圆梦的。所以他们的作用便应该是在给明星导师选歌时各种使坏,千方百计怂恿导师选择难度高的曲风,或者导师根本没听说过的歌,为素人圆梦创造有利条件,这个过程中他们等于承担起这个环节中的戏剧反转冲突与笑果担当。同时他们也应该可以承担起最后评判素人能否晋级公益演唱会的,这样也就不至于出现像第一期中存在感较弱的问题了。

​ <wbr> <wbr>如果规则这么玩,《梦想的声音》会有多好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