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水均益央视李咏纳兰惊梦 |
分类: 纳写人物 |
这两天关于水均益“哭穷”的新闻很博眼球,起因是他在成都举行了一场演讲称,“央视的主持人和记者很穷,你们不要相信网上说我一个月挣26万,那完全是无中生有。我们的收入是国家标准,干得好年收入有可能有这个数,但是月收入是万万不可能的。”
有关于收入的话题总是很值得八卦,就像三姑六婆过年饭桌上绕不开的就是“某某工资一个月八千多”“谁谁谁几十万一年”这样的句式。尽管央视这些年来在被吐槽上的路上走的坚定不移,但却丝毫不能掩盖央视主持人在普通观众心目中高大上的赶脚。别说是央视主持人,恐怕大多数人就连省市级电视台的主持人都觉得大小是个名人,赚钞票就跟开印钞机一样。所以之前网上流传央视主持人工资的段子更加坚定了大多数的主观认定:啧啧,光化妆费一个月就有26万,要不然怎么能是中央台的主持人呢?
其实身为前媒体人的纳兰倒是对于被戏称为“电视民工”的群体略有点发言权。有几位同样在央视谋职的老友中,不乏常年租住在地下室的北漂一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逢赴外地采访几乎都能受到当地超规格的接待:五星级饭店的食宿,市领导的接见陪同以及免不了的些许土特产礼品——但这种光鲜亮丽下的落差,恐怕不是身在其中的群体恐怕难以体会。说白了,这些媒体人受敬重的原因是其背后代表的媒体而非个体,“央视记者”“央视主持人”被人追捧的是“央视”而非“记者”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