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毒战杜琪峰古天乐警匪片纳兰惊梦娱乐 |
分类: 纳写电影 |
纳兰惊梦/文
警匪片一直是港片引以为傲的招牌之一,而当传出杜琪峰要北上拍内地公安警匪题材的缉毒电影时,都不仅为其捏了一把冷汗。担忧有二,一是内地电影审查环境的掣肘会是否会让这部电影沦为四不像;二是近些年来北上的香港导演不在少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之情形并非个案。而相信无数昔日银河映像的追捧者,实在不愿看到这位作为当今香港电影届生产力最为旺盛,同时也是风格最为独特的导演也自砸招牌。所幸《毒战》不仅一战便火,甚至闹出了大动静,自4月2日上映后大热银幕,日前更是票房过亿,一举成为中国影史最卖座的警匪电影。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数字记录的刷新与更迭,更重要的是杜琪峰在看似不可能的环境里摸索并开辟出中港两地电影之间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界线。
初遇《毒战》,如果不是孙红雷、甘婷婷、成泰燊等一票内地演员和内地场景,你甚至不会轻易联想到这是一部有关于公安缉毒的电影。《毒战》的叙事方式是杜琪峰式的疾风骤雨,不给观众留一点喘气的时间,用“全片无尿点”都不足以形容其节奏紧凑与酣畅淋漓;《毒战》中展现的电影符号也是杜琪峰式的特色鲜明,对于暴力和死亡的细微入微的展现,让观众始终处于一种寒毛直立的状态;《毒战》的画面风格亦是杜琪峰式的凌厉,每一个镜头都粗粝、直接,视觉氛围上。杜琪峰可谓是把看家本领发挥的淋漓尽致,端出一桌饕餮盛宴,而这一切都强烈的冲击着观众的视觉与神经,让人如上瘾一般欲罢不能。
毫无违和感,这也许是目前为止对于港片导演与内地元素结合的最高评价,这是基于文化与传统的冲撞下的妥协与融合,要真正能够做到绝非易事。事实上,很多合拍片中的违和一如内地演员拿腔拿调学起港台腔,亦或者是香港演员那半生不熟云里雾里的普通话一样,除了引人发笑以外,很容易被带出戏。而《毒战》目前最大的成就,在于突破限制与平衡异感,让观众不再有喝漏气可乐之感。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毒战》都将是合拍片的新标杆与超越目标。
联想起古天乐在影评宣传时被追问《毒战》是否可算其代表作,虽然古仔以“我还没死”霸气回应,但却由此也可见《毒战》之出彩对于演员的推动也是巨大的。影片中古天乐和孙红雷之间的“以毒攻毒”的“猫鼠游戏”火花四溅,尤其古天乐丧尽天良死不悔改,其饰演的毒枭为了活命不惜出卖干爹、兄弟,令人恨的咬牙切齿,烂面造型演技突破让人为之惊艳。而除主演之外,一干配角甚至连郭涛、李菁这样的烂片角色都成功洗底,导演功力不可谓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