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美食探秘》接档《舌尖》修炼吃货

(2012-06-07 10:57:25)
标签:

蔡小敏

中国美食探秘

舌尖上的中国

纳兰惊梦

娱乐

分类: 纳写综艺

                《中国美食探秘》接档《舌尖》修炼吃货

    纳兰惊梦/

曾有好友在QQ上问我,为何《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纪录片能够如此之火?我答曰:因为中国吃货和伪吃货多。在《舌尖上的中国》让全国观众流了半个多月的“哈喇子”之后,又一部美食主题的纪录片《中国美食探秘》,前天晚上登陆央视纪录频道,让电视机前的吃货们再度癫狂。有人不禁好奇,有《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部成功之作的珠玉在前,又有总导演蔡小敏主动“示弱”表示《探秘》和《舌尖》相比, 不论是拍摄时间还是资金投入都要差很大一截的情况之下,《中国美食探秘》又如何能够拍出新意来?

其实在完整的看完《中国美食探秘》的第一集之后,我们便能发现两者角度上存在着差异:一个重宏观,一个重微观;一个重食材,一个重技法。而用《中国美食探秘》总导演蔡小敏的话来说,和《舌尖上的中国》相比,《中国美食探秘》更注重美食文化,介绍有传承、有文化、有厚度的菜品,通过菜品的做法去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同时,《中国美食探秘》的立意很显然是从细节入手,更关注食物背后的人文关怀。《探秘》的十集主题分别包括了“火候”、“刀功”、“辣”、“豆腐”、“面点”、“官府菜”、“美食美器、”“鲜”等,从一点上我们就能发现它并不关注菜肴的制作,而是希望通过“探秘”我们中华民族悠久丰富的美食文化传统、以及这些美食技巧、食材食器背后的讲究,来进一步理解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突出《中国美食探秘》对于人和食物关系的深入探求和展现。

《中国美食探秘》接档《舌尖》修炼吃货

从叙事风格上来说,《中国美食探秘》追求的是“猎奇”。所谓“奇”,指的可能是中国美食文化中鲜为人知的各种奇异的人、事、物,也可能是每天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对隐藏在其背后的奇特个性知之甚少的那些食材、菜肴和饮食习惯。之所以要猎“奇”,是因为“奇”不仅意味着好玩、好看,还因为“奇”往往代表着文化中的某种极致。而正是这些极致,让观众有可能具体而微地观察到中国人传承千年的世界观。

《中国美食探秘》接档《舌尖》修炼吃货

所以说,《舌尖上的中国》或许是一部教你“哪有好吃的”和“为什么好吃”的片子,而《中国美食探秘》则是一部探求“怎么做好吃的”和“为什么要这么吃”的片子。而作为一个有品位的“吃货”,不仅要知道哪些地方有哪些好吃的,美味佳肴如何制作出来的,同时还应该是一个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主。而《中国美食探秘》毫无疑问则正是一部“吃货文化课”,也难怪知名美食专栏作家俞沁园在看完第一集之后就在微博“食家客”写道:“第一集里的油爆双脆,很久没有看到这道菜了。这是部好好说故事的美食片。”


 

《鸿门宴》:大腕当主菜人性裹着卖
 
来微博找我玩吧!

 特约撰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媒体联络:

QQ:69184319(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

 MSN:xjx9755@hotmail.com

 E-mail:xjx9755@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