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种兵》 拒攀“子弹”亲

标签:
我是特种兵子弹上膛纳兰惊梦娱乐 |
分类: 纳写电视剧 |
纳兰惊梦/文
对于现在正在央视一套黄金剧场热播的《我是特种兵》,纳兰还是更喜欢它原来那个叫做《子弹上膛》的名字。简洁、形象、有力,没有《我是特种兵》的直白,却多了一份意味深长。至于改名的动机一说是因为考虑到姜文的《让子弹飞》实在太火,紧挨着上档的电视剧起《子弹上膛》这样一个近亲名字难免让观众产生攀亲附贵的联想,于是索性提前划清界限。若真是如此,倒也值得纳兰另眼相看——在整个影视圈什么火就攀着什么的风气相比,这样独树一帜对自己如此有信心的作品确实值得关注。
话说现在编剧圈里对于编剧的水准评判标准便是“接不接地气”,接不接地气意味着整部戏真不真实,整部戏真不真实便意味着观众爱不爱看。现在观众眼睛那个雪亮,随时随地都能给你揪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处错误来,你编剧导演还别不服气。就拿军旅戏来说,要是最后拿出来的作品不是让观众毫无障碍地融入其中而是看的人掉一地的疙瘩皮。那真是趁着还能干点别的早一步转行吧!
编剧刘猛是国内著名的军旅作家,创作了一系列诸如《冰是睡着的水》,《狼牙》(有意思的是《我是特种兵》主人公所在的部队正也叫“狼牙”)等军旅作品。更重要的是,此人曾经在特种部队服役,所以他往往能够用最真实的笔触刻画了立体的中国军人形象,刻画了立体的军人家庭情况。同时他又不乏一个文字工作者的浪漫与理想主义:《我是特种兵》就是剧中主人公庄焱写的小说,电视剧将之巧妙的套入剧情之中,让其小说出版,并有机会亲自导演,而剧组又是特种兵瞒天过海执行任务的最佳渠道。这样戏中套戏的艺术手法处理,使得一些脱离现在的情节又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更加烘托出了观众们传统印象中对于特种兵孤胆英雄的认知。
作为一个男儿神往的熔炉,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信赖的钢铁之师,部队永远是充满血气方刚,充满正气凛然,充满豪情万丈的地方。而其中源源不断传递出来的,正是如今社会所缺乏的阳刚、淳朴和自强不息的乐观。从“许三多”精神,到“亮剑”精神,再到《我是特种兵》中的“狼牙”精神,无一不是时下社会中所缺乏的,但是却值得追求的精神。让理想照进现实,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多一份理解与感悟,或许就是《我是特种兵》所期待的最好的结果吧。
QQ:69184319(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