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际浩劫好莱坞4d命运之门科幻片纳兰惊梦娱乐 |
分类: 纳写电影 |
纳兰惊梦/文
科幻片一定就是大成本大制作才能保证大场面高票房吗?或许并不见得,在最烧钱的好莱坞,也存在着抠门导演制作的“小刀锯大树”的牛片。它们有的票房大卖,有的拿奖拿的手软,总之证明一点,成本不是决定电影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
《终结者》
虽然如今的詹姆斯卡梅伦在好莱坞几乎就是烧钱的代名词,但是曾几何时他也是省钱的一把好手。1984年拍摄的《终结者》也不过花了650万美元,是十足的小制作。但影片不仅是一个结构紧凑、高潮迭起的好故事,还用钢筋骨架、皮肉身躯的终结者为之后的科幻电影提供了典型范本。它在1984年的票房纪录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第一滴血》,总共席卷了8000万美元。当然,它也让来自于奥地利的施瓦辛格一炮而红。
虽然打着参与《阿凡达》、《2012》、《斯巴达300》、《X战警》、《神奇四侠》、《终结者3》以及《后天》的制作的噱头,但客观的说,Strause兄弟导演的《天际浩劫》在剧情编剧方面显然还是小学生入门级。但是如果单论画面制作却绝对算的一把好手——影片中外星人交通工具,袭击人的方式,还有饮食方式都做的很大胆。这部制作成本仅为1000万美元(你必须考虑通胀的问题,要知道类似题材的《洛杉矶之战》预算为1亿美元)的片子在如今的好莱坞科幻片中绝对算是超小成本制作。不过这也不妨碍其连续两周成功杀入北美票房前十,在香港更是首周一路绝尘砍下464万成功登顶。不知在引入国内后将会有怎样的票房成绩。
《异次元杀阵》
拍一部惊悚科幻片需要花多少钱?文森佐纳塔利的答案是36万加币。没有外星人入侵,没有地球毁灭,导演用超现实主义的时空设置,以隐喻的手法、数学的知识和实验的角度解释了一个社会学的原理:文明的发展与前途。这些都是让观众着迷的元素。它也成为了史上最低成本斩获最高票房的经典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剧中出演一角的妮可基德曼尚是无名小卒,若不然单论她现在的身价就足以让制作成本飙升。
《第九区》
处女作、没有明星、成本不到3000万美元,这就是由尼尔·布洛姆坎普执导,“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监制的《第九区》。但是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把以纪录片形式拍摄的科幻片居然在上映首周就以3700万美元的票房佳绩成为今年北美电影暑期档最大的黑马,远高于排在票房榜第二位、派拉蒙斥资1.7亿美元打造的《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的2250万美元票房。在各大电影公司不惜大把大把向科幻电影砸钱的当下,《第九区》的叫好又叫座或许能被称为奇迹。
《命运之门》
或许《命运之门》在严格意义上根本不能算作是一部科幻片,科幻于他只是一个前设——四个合作者出于兴趣发明了查错仪器,却发现它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之后欲望引起的争斗才是重头戏。这部片子总共花去了编剧、导演、主演什恩·卡鲁斯的7000美元。你没看错,不是7万,更不是7000万,却一举获得了第24届圣丹斯电影节剧情片类评委会大奖。而凭借着口碑影响,《命运之门》的票房相较于成本而言也甚为可观。
《死亡密码》
去年《盗梦空间》的大热几乎让所有中国人都深刻地记住了诺兰这个名字,却殊不知与诺兰同时出道的还有一位叫做阿罗诺夫斯基。早在1998年的时候,他只用了六万美金就搞定了一部科幻惊悚片——《死亡密码》。与诺兰风格相似的是,阿罗诺夫斯基习惯于用自己的构架的理论来讨论世界的真相。而混沌理论被导演诠释成了永不能触碰到的世界真相。严密的数学系统和古老的教义传承纠缠在一起,未知神秘的力量得到了最大发挥。最后无果,是人类主动性的失败。
《硬件》
如今用150万拍机器人,观众大多时候只见得到一个机器人的脑袋。当然这个脑袋就厉害了,可以重组身体,危害人间。跟所有小成本却获得好评的科幻电影一样,影片的剧本写得相当紧凑。被当成礼物送出去的脑袋将平凡受害者和事件主导者两条线串联起来,交叉蒙太奇结构引起的紧张气氛相当到位。
《盲区行者》
这部于06年上映的电影总计花费850万美元的成本,听上去离小成本有些距离。但是如果你刨去两大主演基诺里维斯和小罗伯特唐尼再加薇诺娜·赖德的片酬之后,你就会发现真正用于拍摄和制作的预算已经不可能再少了。要知道,《盲区行者》中也有一个1分钟的画面,花费了30名画师一共花费500小时才最终完成。再加上考虑到影片由真人影片转为动画风格的过程花费了整整15个月的时间的人力成本,把它列为“小刀锯大树”之作实在不为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没有大牌的明星,没有华丽的CG动画,整部戏就是几个人在屋子里絮絮叨叨。与其说这是一部科幻片,不如说这更像一部室内情景剧。但这的确就是一部科幻片,而且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科幻片。一个活了14000年的穴居人和他现在的同事讲述他的故事,整部戏对白扣人心铉,个中哲理让人回味。或许你会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屋子里面走来走去,顶多换换位置的叨逼叨电影到底是怎么花掉20万美元的呀?但你不得不承认,这片儿的剧本太厉害了,串联起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不说(其实是歪曲了整个人类史),还在密闭空间中完美实现了戏剧张力。更绝的是,它足足卷走了3亿多美元的票房,堪称中了大乐透。
《月球》
即便要拍个在月球上发生的故事,英国后生邓肯·琼斯也只花了500万。精简演员到只有山姆·洛克威尔一个人(除了想象和片尾中一闪而过的所谓妻子和女儿)。这恰恰正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从头至尾只有一个演员在表演。静谧的月球,封闭的基地,孤独的环境完全被烘托出来了,娓娓道来的叙事让影片的上半部分不亚于《荒岛余生》和《我是传奇》,而逻辑缜密的剧本又把下半部分推向高潮。这部影片也荣获2009年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最佳英国影片奖、2009年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QQ:69184319(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