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兰惊梦/文
国庆期间爆红的“小月月”,充分说明了广大观众绝对是属于吃重口味的。事实上有关于这一点,从一直以来充斥于电视荧幕上的电视情感节目便可以看出来。国内各大电视台的自制情感栏目绝不在少数,但归纳起来却基本属于两大流派:一派是不平凡人的平凡事,明星晒真情;一派是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草根悲天悯人的苦情。但江苏卫视最近新推出的栏目《欢喜冤家》则算是另开一派:平凡人的平凡事。通过展示夫妻之间的小矛盾,嘉宾主持进行观点的引导,再由代表团一同裁决夫妻间的小矛盾,实则是一种秀幸福。

从最近几期节目来看,《欢喜冤家》的魅力在于上节目的小夫妻展示的小矛盾都是很稀松平常,甚至是坐在电视机面前的观众都有可能遇到的小矛盾。譬如有一位老公疯狂热爱昵称,在每个场合都要老婆用不同的昵称呼叫自己,昵称数量更高达60多个,“小金刚”、“大力水手”、“冰激凌”等等,这些甜蜜的负担简直让老婆欲哭无泪。但对于这个有些可爱过头的老公,有人会觉得他很有生活情趣,但也有人会觉得太过夸张。甚至每一对坐在电视机前面的夫妻们,都能迅速分为两派互相支持互相“掐架”。而正是这样良性的互动才是这个节目成功的地方:它不是简单的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这个故事背后所代表为数众多的老公与老婆之间的婚姻生活观念的态度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是电视机上的嘉宾和小夫妻,也是节目中的嘉宾和节目的观众,更是收看节目的夫妻间的交流。这样一种开放式的情感交流,将会是这个节目的成功之匙。当然,现在栏目组当务之急是要摸索出适合中国式婚姻的主题,这档内容为王的节目决定着必须依靠吸引人的主题来吸引观众。

纳兰可以大胆的断言,这样一个节目的收视率会非常稳定。它不会出现像一般的明星访谈节目因为某个大牌的光临而陡然直线上升,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群体的不断积累,形成固定的忠实群体。这样一个群体或许是刚刚步入蜜月,或许已经临界七年之痒,抑或许是老夫老妻,他们彼此分享着对于婚姻的理解。这种“分享”将是欢乐的,无负担的,就跟节目的名字一样,很欢喜。

来微博找我聊吧!
特约撰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媒体联络:
QQ:69184319(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
MSN:xjx9755@hotmail.com
E-mail:xjx9755@163.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