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选秀相亲非诚勿扰星光大会陶子纳兰惊梦娱乐 |
分类: 纳写综艺 |
纳兰惊梦/文
在火热的世界杯冲击之下,作为曾经暑假绝对主角的选秀如今的境地有些不尴不尬。纳兰也是无意间才发现,就连以往声势浩大的芒果台也是静悄悄地选拔出了快男12强。在相亲节目与世界杯的双重夹击之下,红极一时的选秀节目的生存空间竟然已经是如此尴尬了。
有关于选秀节目“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放在台面上讨论。尤其是在国内选秀节目日薄西山但是国外选秀节目却依然如火如荼的情况之下,这个问题便变得愈发的引人深思。有些电视台也已经及时调转船头,譬如江苏卫视把《名师高徒》的品牌彻底与选秀剥离;譬如东南卫视将《星光大会》做成了一档旨在为这些两岸的音乐人才提供全方位的艺能培训和更为专业的学习深造机会的音乐人才艺能培训类综艺节目。所有这些举动的目的只有一个:把音乐选拔类节目更加可持续的做下去。
把脉国内的选秀节目,你便发现问题的最大症结便在于四个字:急功近利。不可否认,现在整个社会都是浮躁的,许多人梦想着一夜成名然后名利双收。即使是制作节目的电视台,也没有摆脱这样的弊病。几乎每年的选秀都重复着这样一个流程:铺天盖地名利诱惑的宣传轰炸,爆发出具有病毒式传播特质的丑闻绯闻黑幕争议来吸引眼球,照章选出冠亚季军便迫不及待地走穴捞钱,然后再等待着下一波摇钱树。内地的选秀,说到底是为了挣钱而选秀,顶着“市场选择”的大帽子,大肆榨取着短信费与下载费——别扯淡什么加强观众互动,不管是台湾还是欧美的选秀节目为什么根本没有短信投票这个环节,观众互动的积极性依然这么高涨?眼下许多电视台走的选秀路线,完全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极高的关注度与经济效益,但对于音乐工业的发展和诸多爱好音乐的年轻人确是极度不负责任的。电视台可以及时见风转舵,做倒了选秀节目可以做K歌节目,做倒了K歌节目可以做相亲节目。但对于这些爱好音乐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却是没有多少青春能够再被浪费。
国内的选秀节目到如今已经有六年的时间,选拔出形形色色的选秀歌手也不在少数。但一个严峻的事实是,绝大部分的选秀歌手并没有一个像样的出路,诸如马海生这样的选秀专业户依然还奋战在青歌赛的舞台上。说到底,这些选秀歌手们都还只能算是一个“半成名”——他们有能力,但是他们需要更加的磨砺。短短几个月的选秀比赛,顶多只是一次麦当劳式的快餐填鸭,作为璞玉的他们仍然需要多方位与严格的打磨:有的绝世高手,能够无师自通短期内速成惊天绝技;但更多的人,则是要在名师指点中,一步一脚印扎实打根基磨砺出浑厚内功。或许这就是东南卫视《星光大会》与其他选秀节目最大的不同,它汇集了来自两岸已经被大浪淘沙过的优秀音乐人才,这就已经首先保证了节目的质量。而高手们之间的对决本来就是为世人所瞩目,更何况遇强则强所迸发出来的能量很有可能让自己受益匪浅。
可以说,像《星光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在选秀泛滥的今天确实是一个异类:它没有大规模的海选,因为前来参加的本身都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选秀标榜草根的胜利,但更多被传播的只是那些以取笑他人为乐的噱头,真正能够走到最后的本来就多有背景);它没有毒舌的冷言冷语,只有专业的点评与指导;它没有赚人眼泪的故作煽情,有的只是陶子的爆笑主持,毕竟是娱乐大众为主的综艺节目,搞的哭哭啼啼总是不好;它没有残酷的PK淘汰,有的只以艺人培训为主旨的“升级”;它没有复杂故弄玄乎的赛制,有的只是最纯粹的音乐较量……自然,没有绯闻没有花边的《星光大道》的确不会像许多想尽办法博出位的选秀节目那样在短期内赢得高收视高关注度。但当经过时间的磨砺之后,你便会发现它的价值所在。如果说选秀节目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那么《星光大会》绝对是在沙砾中发现金子的淬炼。而对于中国的流行乐坛来说,如果这些“半成品”能够通过《星光大会》地磨砺与培训真正成为流行音乐的支柱而不是沦为走穴捞钱工具的话,那实在是善莫大焉。
特约撰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媒体联络:
QQ:69184319(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
E-mail:xjx975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