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歌赛余秋雨纳兰惊梦娱乐 |
分类: 纳写综艺 |
纳兰惊梦/文
当余秋雨宣布永久退出青歌赛时,谁都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多么有先见之明的决定。随着“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各赛区选拔赛的拉开战幕,有关于青歌赛的林林总总再次成为了大众们关注的焦点。而根据最新的消息,主办方已经决定删除“综合素质考核”这一环节,这也就意味着,那些选手们让人捧腹大笑的文化知识问答将和余秋雨的点评一样成为了绝唱。
“青歌赛”上歌手该不该考“文化”?这其实从青歌赛设置这一环节以后就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有人认为,术业有专攻,既然是“歌手大奖赛”,没必要非得搞成形式主义的“综合素质”,所以所谓的“综合素质考核”的设置根本就不合理,而有人则认为认为取消“文化素质”考察,节目就没有娱乐性,光听唱歌,没知识性、趣味性,这比赛就没有啥看头。
但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青歌赛和诸如超女快男之类的选秀比赛又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选秀比赛能够为了观众口味而迁就,甚至为了博收视率更不惜一些“非常规动作”,而这些显然是不可能出现在青歌赛上的。作为可谓国内最高规格的音乐比赛,青歌赛强调的是公正性与专业性。既然是歌唱比赛,那就应该纯粹地对参赛选手的歌唱水平进行评判。至于选手如果能够唐诗宋词倒背如流,国画雕塑样样精通,那我们也只能做出他是一个全才的评价。因为这位参赛选手的文化素质很高,所以他是一个唱歌唱的很好的歌手,这样的逻辑关系不可笑么?
在纳兰看来,观众对于“综合素质考核”的热情并不在于所谓的“自己也能增长知识”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更多的人们津津乐道地则是选手的答非所问、评委的口误。所谓的“没有娱乐性,光听唱歌,没知识性、趣味性”更多的是看出丑看笑话的心态。对于这样出现偏差的观众心理,我们是否还应该去满足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靠一次文化素质考核就提升了文化素质,这个说法本身就是很荒唐的。目前综合素质被表演素质取代,这是回归音乐本身的选拔,而不是为了更均衡的展示全才来做的事。
特约撰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媒体联络:
QQ:69184319(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
E-mail:xjx975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