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惊梦/文
虽然每一部经典名著的翻拍都会引来无数的关注,但新版红楼的翻拍从筹备开始就获得的关注确实能令任何一部电视剧自惭形秽。或许是老版的红楼经典地无以复加的地步,或许是《红楼梦》原著本身的魅力足以让所有读过或是没有读过红楼的人折腰。但不管怎样,唯利是图无孔不入的商家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么一次赚钱的机会,于是乎时下最热门的选秀便和这样一部经典的名著成功结合,《红楼梦中人》并这样跳入了大众的视线。
与《红楼梦》原著中情节的曲折坎坷相比,《红楼梦中人》整个遴选过程也一点不逊色。从去年8月21日开始直至今日,战线如此漫长的选秀可谓亘古未见,而在这亘古未见的选秀中,它又给我们提供了无数茶余饭后的谈资。马天宇魏庆佳的先后露面;宝玉一角报名者最多却至今悬空;最终确定的黛玉、宝钗充满争议、难以服众……一切皆以胡玫一句我不玩了而告终,一场空前热闹的红楼选秀,终以如此场面画上句号,可笑可悲可叹。
胡玫的飘然远去另起炉灶并非毫无征兆,数月之前胡玫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对红楼梦中人的选秀结果不满意,准备独立拍摄,她甚至表示谁愿用红楼选手她就立刻辞职让贤。众所周知,导演对于演员的选择自然是有绝对的话语权,而《红楼梦中人》显然是准备颠覆这一影视界的金科玉律:你只管导戏就行,演员你别插手。这对于导演的权威无疑是最大的挑战,当一个导演的权利被如此架空之时,可以想象他在今后的拍摄过程中又会受到投资方怎样的刁难与限制。
在我看来,胡玫的解约更是对经典艺术被庸俗糟蹋的一种抗议。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次红楼选秀的本身根本就不是精心挑选艺术苗子,而只是为社会的泛娱乐化推波助澜,诱惑着成千上万梦想一夜成名的少男少女的纷至沓来。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功利的,是浮躁的,当传统文化的精髓都被毫不留情地糟蹋时,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又何在呢?红楼选秀中刺鼻的商业味和功利性,早已超过了对艺术的虔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艺术和商业的过度嫁接,只会产生名为伪艺术的怪胎。
有人谩骂胡玫变脸如喝白开水一般,而谁又知道胡玫在种种压力之下解约另起炉灶何尝不是出于对艺术的顶礼膜拜呢?当“红楼选秀”大肆叫卖所谓的“红楼选秀组委会推荐的参考书”时,艺术的哽咽又有谁听见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