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有丝分裂(mitosis):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方式,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为前、中、后和末四个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在间期,DNA进行复制,进入分裂期染色质螺旋折叠形成染色体,在中期染色体由两条姊妹染色单体构成,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以着丝粒相连;进入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纵裂,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因此,经过一次有丝分裂过程,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也分裂一次,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的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全套遗传物质,从而保证了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恒定。
(二)减数分裂(meiosis):是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由一个细胞形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是母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由两次连续分裂构成:
1、减数分裂I: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间期,DNA进行复制;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非常复杂,分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结果,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紧密相伴的二价体,在动物细胞中形成23个二价体;每个二价体都是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每一同源染色体含两条复制而来的姐妹染色单体,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着丝粒相连。这样,每个二价体由四条染色单体组成,称为四分体。在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交换(crossing-over);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每一极只获得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每条同源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
2、减数分裂II:间期很短,不进行DNA复制,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着丝粒纵裂,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结构及分类:中期染色体由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组成,两条姊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相连,着丝粒处凹陷缩窄,因此也称为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称为短臂(short arm, p),下部分称为长臂(long arm,q)。根据着丝粒位置,动物中期染色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中央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中部,染色体长臂和短臂长度相等或近似相等;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着丝粒偏向一端,染色体两臂不等,短臂短于长臂;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omosome)的着丝粒靠近染色体的一端。在有些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上可见凹陷缩窄区,称为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动物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可见球状结构,称为随体(satellite)。随体柄部为缩窄的次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称为核仁形成区。
中期分裂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可构成23对,1-22对为男女共有,称为常染色体(autosomes);另一对则男女不同,女性为两条X染色体,男性为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和Y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