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民营经济报》记者问20130730

(2013-08-02 08:01:47)
标签:

认证机构

发展潜力

个人

成效

广州大学

教育

分类: 国内时评

答《民营经济报》记者问20130730

/乐云

1,广东高校与境外及国外大学合作办学的成效如何?

广东高校与境外及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3年深圳大学与英国兰开夏大学合作开设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课程,20年来,应该说成效显著,方兴未艾。一是成为广东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推手;二是较大地拓宽了在校生的教育渠道与专业选择,丰富了在校生的教育背景与专业经验;三是为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借鉴。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政策法规支持与规范,办学体系及监管难以落实到位,国外优质师资及优秀办学体系引入不够等。

2,合作办学的主体是谁?办学资金来自哪里?

广东合作办学的模式很多,如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与国外认证机构的合作等,但校际合作是广东高校合作办学的主体模式,如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基本采取此种模式。在合作办学中,办学主体无疑是合作办学中的内地方,这既跟我国对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有关(境外办学资金不得超过50%),也跟办学资金主要源于高校自筹密切相关。目前合作办学中,政府主要提供校园校舍等一些办学基础条件再加少数资金扶持,办学资金主要由内地高校及民间资金承担。从长远来看,中外合作办学要健康发展,办学资金必须逐步摆脱对政府财政的依赖,实现真正的财政独立和自主办学,在学费之外,实现办学资金的渠道多元化。

3,广东引进境外及国外名校办学制度,这对内地大学而言是不是一种冲击?

广东合作办学制度,对内地大学有一定冲击,但冲击有限。原因有三: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目前已相对成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成功范例,如武汉大学与美国杜克大学的合作模式。二是内地名校与国外优秀大学的合作比较普遍,他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广东高校借鉴。三是内地二三流高校可能会暂时受到冲击,但他们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4,广东引进境外及国外名校办学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把二者的优势发挥出来?

一是要充分借鉴海外名校的办学模式,强化造血功能,逐步实现财政独立,自主办学;二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海外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优势,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与新方法,避免陷入中国式教育怪圈;三是要紧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学以致用,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

52013年—2014年,广东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对引进世界知名大学来粤合作新举办的独立设置高等学校给予资助。到2020年,广东省省将重点引进35所不同类型的世界知名大学。

对此项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我持谨慎乐观态度。如果能落到实处,不仅将有利于广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会促进广东高等教育质量和层次的整体提升。不过,愿望是好的,结果却未必如意。个人认为必须具体落实四点:一是要夯实合作办学的基础,加强合作高校的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财政独立,自主办学;二是要拓展合作办学的层次与深度,从目前以合办专业为主向合办学院及大学过渡,从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向研究型的研究生教育过渡;三是在引进世界名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质资源如师资、科研、教育方法等,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实现世界名校资源与广东高校的优势互补与完美对接;四是优化合作办学专业结构,优先创办与扶持广东经济发展亟需的学科专业,为广东转型升级与未来发展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