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誉与生命 孰重孰轻?

(2008-01-30 12:24:56)
标签:

健康

分类: 媒體報導
名誉与生命 <wbr>孰重孰轻?
 
名誉与生命 <wbr>孰重孰轻? 

 

文章内容如下:

 

12月21日,吕育娴控告林光常的案件二度开程序准备庭,林光常偕同2位律师出庭,吕育娴则传唤未到,由其律师代表出庭。

 

起诉理由与证据含糊不清  接手检方人仰马翻

 

这次开庭,林光常方递上一份有关「一根筷子诊疗法」的文献整理,强调该检测法非林光常所独创。检方翻阅了林光常方提供的数据后,立即质疑其中一篇文章的作者名不见经传,难以采信;而某些日文资料,也须经翻译才能判断其真伪。林光常律师立刻澄清:「我们提出这些资料只是要证明该检测法非林光常所独创,不是证明该方法百分之百正确无误。」听到这里,林光常忍不住向审判长请求发言:「这方法在许多国家都已获得申请专利,只要上美国专利局的网站,就可以查到相关数据。」

 

至于检方提出的另一项证据──TVBS记者廖盈婷于96年9月6日的报导──证明林光常曾劝人不要做化疗。林光常表示:「该报导断章取义,应取得其它媒体的报导互为参考。不过最理想的证据是完整的记者会录像。」审判长问是否有此录像,林光常遗憾地表示:「当时聘请的公关公司没有录好,不过联合报的报导就比较接近事实。」

 

TVBS

9696报导

联合新闻网

9697报导

林光常说法

记者:「你可不可以回答,刚才『不实指控』的问题,你认为这是『不实指控』吗?你到底有没有讲过不要做化疗?」林光常:「这句话,我有说过一句,我曾经有跟一个人说过,但我不记得是对谁说的。」(记者廖盈婷采访)

针对吕育娴指控他要病人不要做化疗,林光常说:「忘了曾经告诉过那位病人,如果是我的亲人,出现类似副作用,我会建议暂时停一停」。(记者林宜静采访)

记者会时有提到:只曾给1人相关建议,但不记得那人是谁;且该病患化疗之副作用严重,无法进食、入睡,并会呕吐,因此建议他和医生商量,看是不是要停一停。

 

而吕育娴的律师补呈了一份「刑事陈报状」,详列《无毒一身轻》一、二集中涉嫌诈欺的字句,并表示:「CD的部分我们全事务所的人员都在加紧整理中。」林光常的律师则提醒:「检方所申请调阅的诸多VCD都不存在,应该是CD才对。」想来侦查检察官肯定没有听过这些CD,却能将之列为起诉林光常的证据!也难为了公诉检察官和吕育娴方的律师事务所,到此时还在搜集新证据,帮侦查检察官收拾残局。

 

为保名誉  林光常积极申请解除限制出境

 

之后,双方讨论到林光常学历等相关证书时,林光常律师澄清:「辽宁中医学院证书序号确实是依颁发日期编码,与一般证书或有不同,但不足以否定该证书之真实性;另临床实践证书确实有证书字号,检方恐有误会。」检方听到后,立即翻阅相关资料,不敢相信该份证书的确有字号。

 

针对此事林光常又向审判长请求发言,表示大陆证书需要公证才可证明其非伪造,然而遭限制出境的他无法前往办理,加上海外学业进度完全停摆,希望能解除限制出境。其律师李传侯也直言:「我们不想一直用递状的方式申请解除限制出境,因为我们要的不只是虚应故事而已。限制出境说穿了,就是为了给媒体一个交代才做的!」方伯勋律师则说:「根据辩护人所受的专业法律训练判断,此案没有理由构成限制出境。不论交保还是提供保证人,我们都可以接受,因为林光常根本没有逃亡之虞。我以辩护人的身分保证,只要开庭,一定带着林光常出现。」从头到尾,只见林光常方不断要求加快审理进度,相当害怕案件被拖久了,把林光常的名声也拖垮了。对此李传侯律师说:「若检方认为有需要传唤34个医师作证,也一次尽管来没关系!但不要用这些手段拖延开庭审理的时间!」

 

高呼生命无价  侦查检察官遭指荒谬

 

眼见林光常方积极争取解除限制出境,吕育娴方的李永裕律师表示:「已经有一个人死了,吕育娴小姐也时日无多,所以我们也很急,绝不想拖。只是生命比任何事物都还要可贵,绝不可轻易解除林光常的限制出境。」听到这里,林光常激动地说:「过世的林雅惠在侦讯笔录中说根本没见过我,侦查检察官却在起诉书上写她『依被告指示而停止正当之医疗行为』……律师一直提醒我不要用『荒谬』这两个字,但这真的是太荒谬了!」

 

最后,审判长指示下次开庭即为审理庭,程序准备庭到此告一段落;而解除限制出境部分,仍请林光常方递状申请为佳,在合议庭时再加以审理。

 

对于终于可以进入审理庭和吕育娴当庭对质,林光常感到相当高兴,因为林光常从侦查庭开始就不断要求和吕育娴对质,但始终都没有机会,只能各说各话,混淆了媒体视听。他希望可以藉由对质,让谎言不攻自破,早日还他清白之身。

 

生命诚可贵  名誉价更高?!

 

本案林光常所遭受的名誉损害有目共睹,李传侯律师在法庭上直指:将林光常限制出境,等同谋杀林光常!虽说因价值观不同,很多事物皆不可相提并论,但是以「生命」为最高价值的一元价值观,显然已赶不上追求多元的时代潮流了。

 

※马来西亚发行量第一的华人杂志《风采》,12月派记者跨海专访林光常,并针对大马地区有机店进行民意调查,发现由于林光常名誉受损,使得许多有机店只能惨淡经营,林光常果然害人不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