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庆刚才地震  安庆历史上的地震

(2011-01-19 12:32: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他

大约12点10分,安徽安庆市地震。人在楼上明显感到摇晃,看到墙在摇晃。我估计4级左右。

同时在下雪。

据说此次地震震源实在安庆市杨桥镇,

网上已经有消息了:

               安徽安庆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9公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9日12:21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今日中午12时07分,安徽省安庆市市辖区、怀宁县交界处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

 

   “据安徽省地震局分析,本次地震与地震带无关。”既然是这样,这次地震是什么引起的不难猜测吧:回顾最近几年的地震,逐渐震到历史上没什么地震的九江,我就知道安庆有小地震的时间不远了。   

安徽省地震局现场工作简报(八/转)

   1月20日,安庆4.8级地震应急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现场工作队各小组通过全面调查,已取得部分结果,得出了灾区烈度初步区划图,划分出6度区和5度区初步范围。
   通过对现场大量数据的分析研判,现场工作队和后方指挥部的专家认为:本次地震极震区为北北东向椭圆分布,其中6度区约为30平方公里,5度区约为120平方公里;安庆4.8级地震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东侧的宿松-枞阳断裂上,该断裂上1654年和1963年曾分别发生5.25和4.5级地震。该断裂位于长江谷地,地貌上构成山地和盆地分界线,具有一定程度的新活动。本次地震特点主要为:1.本次地震震源浅,震中区破坏强烈,影响范围大。2.房屋受损较多,雪灾严重,灾民安置困难较大。3.极震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杨桥镇周围8个行政村。4.当地民居普遍无抗震设防,造成房屋震害偏重。5.极震区呈椭圆形,长轴方向与宿松-枞阳断裂走向一致。 
               安庆历史上的地震
时间:2008-10-09 00:11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
  

安庆市境位于大华北地震区南部,在郯—庐深大断裂带东南一侧和扬—铜地震带西段,境内有北东走向的长江断裂带通过。地壳厚度36公里左右,所发生地震均属构造地震,震源深度10~30公里。震害主要受扬—铜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和大别山地震区中级以上地震的波及影响。从史料记载的破坏程度看,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1668.7.25.)山东郯城8.5级地震和民国6年(1917)1月24日安徽霍山6.2级地震影响为最大,烈度达6度。据记载,市境及邻近地区历史上发生的有感地震屡见不鲜,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在扬—铜地震带西段有一系列4~5级地震。1963年3月13日市内发生自有测震记录以后的最大地方震,震级为4.25级。1971—1984年市境及周围地区发生Ms≥1.0级地震共24次,最大震级3.4级。此外,头坡断层为境内最重要的大断层,有迹象证明它仍有活动。谢家墩—菱湖次级断层亦可能受主断层活动影响,不排除再度复活的可能,同时谢—菱断层线穿越城区建筑密集带,也可能增加其自身不稳定因素。

境内及邻近地区历代有记录的地震如下:

元元统元年十一月十三(1333.12.28.)安庆路潜山县地震。

至元元年十二月二十八(1336.1.20.)安庆路地震,所属宿松、太湖、潜山三县同时俱震,庐州、蕲州、池州亦知之。

明建文元年三月(1399.4.15—5.13间)桐城、望江地震。

成化十七年二月初十(1481.3.18.)安庆府地震有声,望江、潜山、太湖、宿松、桐城等县同时有地震声。

弘治十年五月(1497.6.10—7.8间)怀宁、望江、潜山、宿松、桐城天鸣地震。

嘉靖二年正月(1523.1.27—2.24间)望江、宿松地震。

嘉靖十三年十二月(1535.1.24—2.11间)池州府地震达春,其声如雷,山谷震响,江水沸岸,屋瓦倾覆。

嘉靖十四年(1535)春地震,有声如雷,山谷震响,江水尽沸。

万历十二年二月初六(1584.3.17.)安庆府地震。望江、潜山、桐城、宿松等县俱震。

万历十三年二月初六(1585.3.6.)巢县南地震,怀宁、桐城、潜山受其波及均震。

万历十六年三月初七(1588.4.1.)望江地震,疫大作。

万历十九年二月二十一(1591.3.16.)夜望江地震。

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1624.2.10.)江苏扬州地震,波及安庆。

天启六年十一月十八(1627.1.5.)安庆府地震。

崇祯四年七月(1631.8.18—8.26间)望江地震。

崇祯七年正月二十八(1634.2.25.)安庆府地震,屋宇倾动。桐城、潜山、望江、太湖均震。九月(10.22—11.20.)望江地又震,迅雷疾雨,河水泛滥如春潮。

崇祯八年正月初一(1635.2.17.)安庆府地震,桐城地震有声,自西北响至东南,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皆震。三月十五(5.1.)桐城、望江地震。

崇祯十一年八月十一(1638.9.18.)安庆府地震有声,怪风拔木转石。十月十四(11.19.)夜桐城地中有响声如雷,自西北至东南,窗户俱震动。

清顺治四年十月十二(1647.11.8.)桐城地震有声。

顺治七年二月十六(1650.3.17.)夜桐城地震3次。

顺治八年正月初一(1651.2.20.)建德(今东至)地震。十月初三(11.15.)桐城地震。

顺治九年正月初一(1652.2.10.)安庆府大雪,夜地震,望江、太湖皆地震。二月十四(3.23.)安庆府地震有声,潜山、宿松、太湖、望江、桐城、石台、贵池均震,震中在霍山东北。

顺治十一年正月初一(1654.2.17.)安庆府地震有声。

顺治十三年(1656)桐城地震有声。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1668.7.25.)安庆府地大震。墙屋有倾倒者,受山东郯城、莒县间地震严重波及。

康熙十二年六月十七(1673.7.30.)桐城地震。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1679.9.2.)桐城地震。次日再震。

乾隆十五年四月十四(1750.5.19)望江地震。

乾隆三十三年(1768)冬,怀宁地震。

乾隆五十六年七月(1791.7.31—8.28.)怀宁地震。

道光十六年八月(1836.9.11—10.9间)桐城地震。

道光十七年(1837)中秋夜地震。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8.6—9.4间)桐城地震。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1845.5.6—6.4间)桐城地震。

光绪三年(1877)怀宁地震。

民国6年(1917)1月24日,安庆受霍山地震波及。发震时刻8时48分12秒。安庆城地震约1小时,屋宇动摇,东南门外江岸崩塌数丈,西门外有民房倒坏。2月22日安庆又受霍山地震波及,上午10时地震,约3分钟,比1月24日为弱。

民国7年(1918)2月13日广东南澳大地震,安庆有感。

民国19年(1930)8月31日晨8时05分,安庆地震10秒钟,自北而南地中隐有雷鸣,塘水被震成波,无损失。

民国23年(1934)3月18日晨8时安庆地微震,约3秒钟,震源在安徽霍山、潜山间。

1954年6月17日合肥、六安一带地震,波及安庆。发震时刻10时08分39秒。

1963年3月13日安庆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0.5°、东经117.0°,震级4级,发震时刻19时32分22秒。

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地震,安庆有感。

1981年11月22日皖河农场地震,震感明显,并有地声。12月15日怀宁李墩地震,市西郊有感。

1984年9月25日巢湖地震,市东北郊有感。10月16日安庆地震,市区震感明显,有地声。

市境及邻近地区地震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