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力”是动宾词组

(2010-11-11 22:07:26)
标签:

杂谈

语言

文化

沈天鸿

分类: 杂文

                     给力”是动宾词组

                                          

                                                沈天鸿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  “文化强省”》中的“给力”引起广泛争论,据说该期《人民日报》电子版一上线,立即被众多网友截屏转发到微博。绝大多数网友认为《人民日报》使用网络词汇很有亲和力。也有部分网友质疑,“给力”在网络中是形容词,而在《人民日报》中用作动词。他们怀疑编辑不了解“给力”的含义,在做标题时套用错了。《人民日报》总编室回应,“给力”当动词用没错,“给力”用作动词也没有不恰当的地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的崔健教授表示,“给力”一词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语言体系中都没有“背景”,应该只是单纯的网络流行词。纸媒在标题里借用网络词汇须谨慎,因为“给力”一词尚未达到街知巷闻的程度,这就会让一部分人看不懂标题。如果要用流行词或方言做标题,应该尽量用已经被大家接受和熟知的。 
    其实“给力”是个动宾词组,即“给”是动词,“力”是名词,是“给”的宾语。这样的动宾词组很简单并且常见,比如“给我”、“给钱”等等,很多的。部分网友认为“给力”是形容词被人民日报社用作动词,《人民日报》总编室认为“给力”在这个标题中用作动词没有错,都是错误的看法。 
    据报道,“给力”在网络上的意思是“很有帮助,很有作用,很给面子,也可以理解为很牛,很来劲,很酷。”这些词义应该看成是“给力”的引申义。从引申出的这些意思来看,是把“给力”当成一个比喻,再引申出了“很有帮助,很有作用,很给面子,也可以理解为很牛,很来劲,很酷”这些义项。 
    在“江苏给力  ‘文化强省’”中,“给力”也是用作一个比喻。没有用错。但是,“江苏给力  ‘文化强省’”虽然在语法上没有错,但是别扭,大概是编辑只想着制作四字格的标题,却没想到这四字格标题是削足适履。这很像半通不通的人写的律诗,为了平仄把句子写得非常别扭,虽然也不是病句。
    语言学家崔健教授的“表示”王顾左右而言它,回避了“给力”到底是形容词还是动词或者是动宾词组这一引起争论的关键,看来他是没把握判断吧。而他说“给力”是个网络词汇则说错了,不能因为某个词语在网络上流行开就想当然地认为它是网络词汇。网络词汇应该只是那些诞生于网络的词。一个很普通的动宾词组“给力”,却许多人包括《人民日报》总编室的编辑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词,语言学教授则回避记者的请教,由此可见,我们的语文已经被糟蹋到什么程度,危机达到什么程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立冬前作
后一篇:小说与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