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稻草非非”、柳叶雨点关于海子的杜撰

(2010-07-09 23:12:57)
标签:

其它

文化

分类: 其他

关于学习海子的诗

2010-06-03 20:13:05 来自: 稻草非非(我也是8、9点钟的太阳,阴天)

发现有好多人学写海子风格的诗哈!
个人觉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海子写诗的时代已然过去了。海子的诗拿来阅读是很好的,但学着写这个风格的诗,个人觉得没必要了。对当代诗歌史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海子基本属于后朦胧诗,也属于神性诗歌写作,这些和朦胧诗一样,都是特定时代才出现的。如果多阅读阅读当下的诗歌写作,就会发现,现在诗歌写作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地步了。
我在安庆上学,学着写诗,不可避免的受到海子的影响。但我在与安庆的诗人,如沈天鸿、余怒、沙马、苍耳等人交流时发现,他们的诗歌写作虽然基本都是同海子一个时期开始的(沈天鸿更是海子的好朋友,海子每次回家,都要找沈天鸿喝酒),但都是不停的发展的,随着时代而尝试不同的、更好的诗歌写作。我觉得海子如果活到现在,他现在写的诗歌也一定是更符合当下诗歌写作的。

 

   上面的文字是从“豆瓣”复制来的(我没有在那注册,因此不能在那儿说话)。之所以复制来是为了指出其中的一个杜撰,以免以讹传讹,因为海子是被人研究的人物,历史不能虚假:

   我不可能在和谁“交流”时被人“发现”我是和海子“基本......同一个时期开始”诗歌写作的。我和海子不是同一代人,我开始写作诗歌的时间比他早得多。

   稻草非非这样的措辞让人以为他的这个“发现”是听我说的。这很不好。请不要杜撰。

———————————————— 
 http://blog.scol.com.cn/500ren/archives/8174.html 天府社区

                悼 海 

    海子全名查海生,出生于小城近郊的一个小山村。海子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海子身上流淌着父亲的血,更凝聚着农民的朴素善良和正直,还有贫瘠的土地赐予他的如火的热情。海子是小山村里飞出来的金凤凰,1979年,海子一鸣惊人的考进了北京大学法律系,这在那个小村庄简直就是地震。海子一夜间便成了那个小村庄的希望和图腾。
   海子小时是顽童,长大是痴人。顽童的聪慧,痴人的愚笨,交织着构成了海子的双重个性,也注定了海子的悲剧一生。1983年毕业后,海子便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在随后的几年里,海子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歌,分别结集成〈〈河流〉〉,〈〈传说〉〉,〈〈太阳,断头篇〉〉等。短暂的生命,多产的诗文。海子真的就象一颗耀眼的流星,为了刹那间的辉煌燃尽了生命和激情。
   还记得诗人海子最后的歌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这首诗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幸福、温馨、纯美的海子,却无法领悟诗人海子内心的苦痛。每当我吟咏这首浪漫明快的诗句时都忍不住泪水盈盈,眼全老浮现出海子那如海水一样黑海沟一样深的眼睛。海子的思想轻盈如燕,而海子的脚步又沉重如铅。诗人海子就在他写就这篇蜚声一时的诗篇后的两个月,于1989年的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了。诗人不能面对自己心中波涛澎湃的大海,不忍面对没落沉寂的诗歌圣坛。诗人海子把自己如山的身躯无畏地托付给了时代的车轮,他要搭乘这如电的火车,飞奔,飞奔!
    那一天是我的生日。就在我生日的这一天,海子义无返顾的结束了自己平凡而伟大的生命。海子去了,宛如美丽的风筝,更似飘渺海风,再也觅不到海子的踪影,却把伤痛永远永远的刻在了我的心中。
   认识海子纯属偶然,就象春夜里做了一个温暖的梦。1988年的仲夏,那年我十七岁,刚上大一,暑假在家赋闲。小城正巧要举办一个大型的诗会,需要一些漂亮有素质的女孩子做会务,我的文联老师沈天鸿就推荐了我。海子是沈老师最要好的朋友,又是家乡人,自然第一个被邀请了。海子归来时,离开会还有三天,于是老师就单独安排我陪同海子周游小城。乍一见海子我很吃惊,海子象个野人――刀削的脸轮廓分明,眼神冷冰,蓬乱的头发好比原始森林,等老师简单的介绍完后,我怯怯地向海子伸出了我的手。我以为他会不理会,没料到海子突兀的笑了,随即轻轻碰了碰我的手,宛如蜻蜓点水。那一刻我有点昏眩,海子在家乡可是个了不得的高人,那天见到海子真的比现在见到小布什还要激动的。海子的家离小城很近,可是海子对小城却印象不深。我高兴地陪他游完菱湖,又游莲花湖,爬完了花山爬大龙山,上完了振风塔又逛迎江寺。海子谈锋甚健,口若悬河,上懂天文,下知地理,就连佛经他也说得一套一套的。我只是颔首,只是笑,笑得咯咯地。最后一天,也就是第三天的早晨,海子很不好意思的给我提了一个要求,他欲言又止,吞吐了半天终于还是说了:扮我一天女朋友,哄哄我的老母亲。我看着海子的眼睛,海子的眼睛透明透明。他说悄悄地,于是连老师我也没有告诉。我和海子静静去了生长他的那个小山村。那天海子的家人很盛情,那一天海子的母亲开心,那一天只有海子很失真,老盯着我不眨眼睛。我知道他是担心,担心我一不小心成了漏馅的饼。我依旧只是颔首,只是笑,笑得咯咯地。
   短短一周的会很快就结束了,海子要走了,要回北京去。临行前,海子请我和老师在宜城饭店吃了一餐饭。感谢老师对他的照顾,还说也感谢我的陪游。说着对我眨眼诡笑,随手递给我一张信笺,当时海子的样子就象个得意的孩童。那纸上是一首诗,海子写给我的唯一的一首小诗。诗的背面是他在北京的联系电话和地址。暑假结束,回到校园,海子留的联系电话和地址我就丢了。但海子写的那首小诗至今我依旧能倒背如流:诗的名字叫“小城莲荷”-------你是小城莲荷/ 荷样的碧绿/ 荷样的宜人/ 风中摇曳你的裙/ 滚动晶莹你的眼/ 你是小城莲荷/ 莲样的面容/ 莲样的清纯/ 雨中放歌你的心/ 含苞待放你的唇/ 娇娇地莲/ 清清的荷/ 微微漾在我心波。当时我很不懂事,当时我更不懂诗。如今海子走了,走得如雾一样迷茫。我的心从此也和雾一样灰暗。
    海子,我的诗人海子。我多想能够再一次看着你颔首,看着你笑,笑得咯咯地哦。海子恋海,海葬诗魂;柳儿依柳,柳祭故人!愿你在天之灵,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柳叶雨点

                                 写于二零零五年初秋

 

    文章中蓝色为我所加——我从没有在任何文联工作过,1988年我所在的城市也没有举办过大型诗会,1988年的仲夏海子也没有来安庆市区,或者来了但也没有告诉我,因此我不可能安排谁去陪他,海子也不可能请我在宜城饭店吃了一餐饭——顺便说一下:海子从没请过我的客,因为他来我家他是客人,当然是我招待他。

    此文中事情完全虚假。包括那首所谓海子写给她的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