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几乎就是全部!
(2021-11-02 00:02:27)
标签:
深蹲马步桩低架力量 |
分类: 研究与琢磨(原创) |
低架马步桩,是传统武术中增强力量、功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功法。
站好它,可以增强腰肾之力,而且可以增强全身之力。
很奇怪吧。
这里面是有奥秘的。
现在,时代变了,这个优秀功法也渐渐失真了,快失传了。
甚至,连依靠低架马步桩的起家的少林武功,那些练家子们,也时髦了,也在讲究什么“活桩”了。
活桩,是活动,是运动,就不是功力训练了。
功力训练,是专注训练,是相对静止的抻筋拔骨、体验内力的训练。
功力训练,它练的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筋骨(包涵筋骨)、气血(包涵气血)、力气(包含力气)。
它尤其训练的是:地火水风的平衡。
传统的谓之:真气。
1、股四头肌
低架马步桩的优点,它绝对不是什么s桩,僵力。
它训练了人体中最为强大的肌肉群: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群,是人体最强大的载器。没有第二个。
训练它的强度很大时,就相应的会反促进心肺功能的极大提升;否则,你的股四头肌也练不出来。
股四头肌力量增强,对膝盖关节也大有好处。
当然,还可以从腰腿力,命门,肾气角度讲这个问题。
这个暂时不在这里讲了。
2、髋部发力,最实际有效
(髋部:躯干与腿连接的部位)
现在说说坊间马步桩的缺点。
坊间马步桩的缺点,就是,髋部发力锻炼的效率不高。
它确实锻炼到了髋部发力,但因为传统马步桩的架子,要求什么四平,立身中正……
这些似是而非的要求,降低了髋部发力的锻炼,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髋部发力,几乎是所有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包括普通人的每天最重要的发力部位。
你行走,跑步,举重,拿东西……,绝大多数运动,都需要髋部发力。
处在人体的“核心区域”,而且,髋部易损、易伤。特别需要强化锻炼。
哪怕是普通人,到了老年,想不遭罪,想健康有力量,也需要强化髋部发力的锻炼。
低架马步桩提供了这个能力训练,但还不够。
西方的深蹲,虽然不完美,但相比而言,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深蹲的训练,对髋部发力的提升,要远远超过坊间的低架马步桩效率。
但由于处在动态之中,西式的训练,影响了心力专注的提升,地火水风的感知、强化、平衡、运使,都有空白。
西式深蹲,它对整个脊柱的要求,仅仅符合了负重的标准。
但他们不懂督脉,不懂督脉的激发、运行渠道和方法。
这是涉及到较深的内容了。
这里不谈了。
3.高架桩、直立桩、放松桩
高架马步桩,直立桩,放松桩,练的不是股四头肌,也不是髋部发力。
它是体验气感,体验温暖、热感……扩大到全身各处。
这是养生的要求。
不是专门武功、力量的训练。
如果专门练武功,放松桩、养生桩,将非常漫长,短期效率不高。
但是,从体验地火水风角度而言,从练气角度讲,这种放松姿势,却是大道,正道。
人们只能各取所需,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
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意拳……相追求二者结合。
多数情况下,追2只兔子,反而效率低下了。
4.轻视力量的问题
我素来轻视力量问题,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吧。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发现,许多老年人,困扰在力量训练不足方面了。
他们的行走,运动,生活……力量及平衡性,都缺乏必要的锻炼。
对肌群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
钟南山先生的力量训练,体现在80多岁老人的走路上,效果明显;那个肌群的控制力非常好,平衡感好。
他不仅打球,他的专项是力量练习。
提醒一句:越是老年人,越应该重视髋部发力锻炼、股四头肌的锻炼。
髋部发力、股四的锻炼,可以迅速提升体质,及全身之力。
如果会玩的话,比什么内家拳、外家拳的各种套路,各种内功,各种硬气功……效率要高得多。
把深蹲的要求,与低架马步桩的练习,合理的结合成为一个动作。
仅仅一个动作,几乎解决大部分困扰。
甚至是提升武功,这也是一个捷径。
我琢磨的这点东西,露出了冰山一角。
细致的东西,没办法说清楚。
深的东西也有,现在不愿意说。
前一篇:[转载]放松的真正含义
后一篇:生门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