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0320熊长卿

(2015-03-20 14:36:52)
标签:

熊氏

熊长卿

易筋经

传统

分类: 丹道功桩武

20150320熊长卿

    熊氏之大易筋经,与陈盛甫所传之十二大劲,皆古朴而实用,无花套,乃传统武人增长实力之秘笈。反观今日坊间各种内功秘术、玄学空谈、太极神功、枝叶之技,不禁莞尔。

网上找了一些有关熊氏大易筋经的传人熊长卿的一些文字如下:

1.熊氏大易筋经  

    余家世代弓刀,以武职居官时,有将门之誉,或言祖屋使然。余十七岁春光,先伯任粤督标后营守备,请新年酒,当筵对众宾客言,人云将门无弱子,今观儿辈诚风水尾矣。余在座闻之,敢怒不敢言。先父时已弃武就文,在闽为候补道,不乐居官,归作田舍人矣,见余怒状,曰:“你向骄,不然,习易筋正合时矣。”余遂矢志从先父学易筋五周年,至二十二岁时,能抱考试武科三百斤石加三张刀共六百斤,在三丈径之场内,行二十周。以此知腰力有如此矣。又以三指捻香港仙士能摺,以此知指力又如此矣。然虽知力之暴长如此,究未明其所以然。于是先父将所然之法说明。然后知练力先要练气,力从气中生。余七十有五,皮肉幼滑不露筋骨,人或不信余之真实年岁,李子佩弦从余习此法,并志在广传此法,已为之作各式于后,以飨学者,又请余弁言,故为之略述原起如此。有人见余老且健,也问余养生术,余有《浪淘沙》一阕附录于下:
 
行橐懒攫钱,倦即高眠。冬吟白雪夏吟蝉。渡海登山无定着,随意车船。
旧岁古梅边,重结乡缘。田家小饮辄颓然。四百五十回轮甲子,莫问何年。
 
岭东梅县熊长卿序于上海南园
 
2.李偑弦   文字
    少林易筋经,坊间刊本殊多,尝见学者得斯法之一鳞半爪,亦获奇效。是篇乃熊家嫡传,与坊间印行者迥异,盖秘本也。鄙人丙子初春,赴沪舟次遇熊君长卿,畅谈武术,忽忆友人从游熊君,习易筋经,举而相询。熊君告余曰:余年逾古稀,而精神矍铄异常人,其致强之道,实赖易筋之功。当承示各法,数分钟内,果有特征。据谓久习此法,气力不期而自增至。彼曾以臂力指力示人。斯法之动作简单易学,第一级不费力,老弱咸宜。第二级宜于初发育之少年。第三级之练力法,数年纯功可臻力士地位。余以经验所得,常以斯法授同寅,其有患痼疾者练习数月,必收大效。因恐此道日久湮没,谨依熊氏面授家传方式,绘图说明,以供同好之研究,欲转弱为强延年益寿者,幸毋忽诸。
癸未季秋李佩弦序于羯磨草庐
3.中山商报   文字
    有资料称,他与孙中山生活在同一时代,乃广东梅县客家人也,在清朝做过标统。也有说法,熊氏祖传有少林大易筋的功夫,熊长卿曾自述:“余十七岁,矢志跟先父习易筋经五周年,至二十二岁时,力暴长,能抱考场三百斤石加三张刀共六百斤,在三丈径之场内,行二十周。”又有说,练习易筋经后的他于三十岁时曾经“脱胎换骨”一次,因为长年习武,六十九岁时他仍健硕无比,宛如四十岁时的模样,退休后他便在家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4.网上相关文字
 
    曾在陈炯明部下当过军长,是陈的一员干将的梅县人熊略,他的父亲熊长卿与孙中山同时代人,在前清做过标统,熊长卿是广东数一数二的多妻者,有32个老婆,其中有三十个老婆都是广府妹;他又是一名武术家,是精武体育会会员。众多妻妾和子女在他指导下,大多练有一身武艺。成才者不少。儿子熊略便是其中一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