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2009-02-16 20:15:50)
标签:

杂谈

分类: 雪_漫天飞舞

 

    号称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堪称圆楼的明珠。说到洪坑土楼,首先要提起林氏三兄弟。清朝末年,林氏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和烟刀生意,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各国,他们积攒了大量财富,富甲永定。1880年三兄弟合资20万光洋建造一座府第式方形土楼——福裕楼。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1912年林仁山的儿子继承父志,亲自设计并邀请叔伯合资共建,历时5年,花费8万光洋建成了振成楼。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振成楼占地5000平方米,内外两环按八卦建造,外环四层高16米,184个房间,内环两层32个房间,外环以标准八卦图式分为八大单元,一卦设有一部楼梯,从一层通向四层,每卦之间筑青砖隔火墙分开,但有拱门相通,关起门便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就全楼贯通,连成整体。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内环两层。楼中祖堂大厅,可供全楼人婚丧喜庆、聚会议事、接待宾客及演戏观戏。四根圆柱象征灵魂接天的意思,屋顶呈三角形,酷似古希腊的雅典神庙,土楼虽土,却是外土内洋,中西合璧。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内外环楼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口水井,恰好位于八卦的阴阳两级上,东为阳是智慧井,西为阴是美容井,两井之间距离不过30米。同处一个水平面,水温、水位、和水的清澈度却明显不同。楼两侧还有学堂、花园等,国外专家称其为神话建筑,1985年,振成楼模型在美国洛杉矶建筑展览会上展出。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清晨五点四十分迎着朦胧的天色我试探打开大门内的铁栓,费力地推开一根横木,才拉开了振成楼西侧厚重的大门,趁着清晨的静谧我迅速转完楼内的每个角落。七点多走出南门,顺着振成楼主阿耕昨晚所画的线路图先沿村子以北的溪边前往土楼群落对面的观景台。此村是目前开发最成熟、规模最大的土楼旅游景区。村里有方、圆土楼46座,其中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一路上清澈流畅的洪川溪轻盈地穿过村庄,这里青山如黛,溪流潺潺,绿荫如盖,阡陌纵横,古香古色的土楼点缀于青山绿水之中,还有那欢快的鸟儿似久逢的知己陪我私语。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桥头上、土楼边时有熟练的村民轻快地削柿子皮,然后摆放在大木板或圆盘上自然凉晒,刚削过皮的柿子给清幽纯净的洪坑增添了一份水灵亮丽的色彩。此村所有的土楼选址多是坐北朝南、后有丘陵,忌逆势。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此村所有的土楼选址多是坐北朝南、后有丘陵,忌逆势。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奎聚楼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奎聚楼院落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除振成楼外其他楼体大多破久,楼内少有住户,即便居住也是些年长的老人,院落里鸡狗相融,年轻人多在新建的房屋里居住。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村里老人聚会场所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中午和热情楼主阿耕告别

             

      与游客合租楼长家的轿车前往承启楼。

    承启楼号称土楼王,位于高头镇高北村,依山傍水,楼前一片开阔的田野。据传承启楼从明代崇祯年间破土奠基到清代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通过三代人满怀夯造家园的雄心大志,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建造而成的江性家族之城。承启楼占地5376平方米,直径73米,外墙周长229米,单这些数字冲击着我的想象力。走进楼门厅更加惊叹,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耸立着一座祖堂。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承启楼外环楼四层,每层72个房间,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四步楼梯400个房间,最多时居住过80多户人家,600多人。承启楼里有一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由此可见整座楼内和睦相处的情景。1981年该楼被收入{中华名胜词典}。1986年以承启楼模型为图案的“福建民居”邮票被评为世界最佳邮票。

                                    外环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内环第一环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内环第二环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内环第三环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中心祖堂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俯视承启楼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随后又来到位于南靖县书洋镇的田螺坑土楼的观景台。田螺坑第一座土楼叫步云楼,就是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楼,始建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高三层,每层26个房间,全楼有四部楼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从此发迹,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果然步云楼还在修建,族人又有了财力,随即在它的右上方修建一座圆楼叫和昌楼{可惜这两座楼在1936年被土匪烧毁,1953年原址原样重新修建}。1930年步云楼左上方修建了振昌楼,还是三层高,每层26个房间。1936年在步云楼右下方修建了同样高度与房间的瑞云楼。最后一座文昌楼建于1966年,仍旧三层,每层有32个房间。一方四圆的田螺坑土楼如四个圆环围着一个方圈,又如一个方圈系着四个圆环,错落有致疏密得体。专家考证各座楼之间都是采用黄金分割比例而建造。其实乡民们夯造土楼时那里懂什么黄金分割,他们只是根据风口水势、凭借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就地取材,用最常见的红土掺上竹片、砂石、糯米粉汤、红糖、蛋清一层层把房子夯造起来,在不经意间竟创造了世界奇迹。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从田螺坑往下四公里就到下坂村,这里最有名的当属裕昌楼,俗称东倒西歪楼,顾名思义它是歪斜的,不过从外观看不出来,只要踏进楼门就会看到二楼以上的支柱左倾右斜,走在回廊心里都不由一紧,其实六百多年来,裕昌楼就是这样有惊无险、风雨不动安如山。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裕昌楼始建于元朝中期(1308-1338年间),为刘、罗、张、唐、范五姓合建,高五层,每层54个房间,全楼分为五大单元,每个单元有一部楼梯,五个家族各居一个单元。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小圆楼作为祖堂,之后不久其他四姓人家把各自单元卖给刘姓人,至今还有一百多人居住其中。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万水千山走遍--福建土楼《一》(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