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水春风》要点整理

(2011-04-12 16:13:45)
标签:

孔子

大同

沂水春风

宋体

曾点

教育

分类: 论语选读

第十三课     《沂水春风》

1.本章是写孔子和他的几个学生谈“志”,请结合几个学生的性格,分析评价他们的志向。

答:(1子路的性格及其志: ①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② 子路是希望受命于危难之际,通过自己三年努力而达到大治。    ③ 他的回答,充分体现了他的志向远大、信心十足,有大政治家的气魄。

2)冉有的性格及其志:  ①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② 他从老师的笑中意识到了老师对子路的批评,懂得了“为国以礼”的道理,因此说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并且还只能解决吃的问题,礼乐教化的事有待君子来解决。   ③ 可见他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3)公西华的性格及其志:①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② 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    ③ 可见他有远大的志向,也能做到谦恭有礼。

4)曾皙的性格及其志:  ① 曾皙温文尔雅,谦恭安详。   ② 他的理想是礼乐治天下,即实行“仁政”,实现太平社会。   ③ 他的志向最为高远,且性格放达洒脱。

2.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

答:(1)因为曾点之志虽不在为政,但他勾勒的暮春咏归图,实际上是一幅雍容暇豫的大同社会的太平盛世气象

2)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是孔子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也表现了曾点安详自得的人生态度。所以孔子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

3.《沂水春风》中的孔子形象:

答:(1)孔子循循善诱、启发开导。

2)他能结合自己,拉近与学生距离,表现平等,消除学生顾虑,引导学生发言言志。

3)对学生回答善于区别评价,即使对令他不满意的回答,也不直接批评,而用神情来表达。

4)肯定赞扬也用“喟然叹曰”表达,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