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古城街巷自有它的独特韵味


成都街巷系列(26)——正府街上忆当年(中)
这条街在我童年时有过很深的印象。
记得母亲有一位远房本家姐姐住在这里,两家走动很是密切,每逢进城办事或闲游都要到她家里坐坐,摆会儿龙门阵。这位本家姐姐在老家是老幺,妈妈叫她“幺姐”,我自然就叫她“幺姨妈”。
幺姨妈家在成都市中心的一条小巷子里,巷口连接着的街就叫正府街——成都话叫作“正府垓(gai)”。正府街是一条不长也不宽的小街,
因为当时不算是主干道,机动车辆很少开上这条街。
正府街虽小却很重要,算起来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听长辈们讲过,唐朝开始,成都县东部被划分出去,设为华阳县,华阳县的县衙就在正府街。之后,正府街一直是成都官府部门最集中的地方,沿袭到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幺姨与姨父工作的四川省高级法院,也设在正府街上。
每次到幺姨妈家玩,走在正府街平平的石板路上,看着街上回家的人们舒适惬意的表情,仿佛抖掉了在外面忙碌一天的焦躁与紧张,
融进正府街慢条斯理、轻松闲适的氛围中。街上小百货店是深酱色的木板门,早上店员把一块块木板从店前地上浅浅的木槽上卸下,店铺的门脸完全敞开,晚上再将木板一块块放回去。店员们秉承老式和气生财的经商作风,我这么个小人无事钻进店里,他们也会问:“小朋友,想要买点什么?我给你拿。”
一家烟铺窗户洞开,一张很大的木制橫格板竖在里面,上面排列着花花绿绿各种牌子的香烟,店员守在窗口,要什么烟拿什么烟。
烟铺不像其他铺子那么正规,不过是普通住户开了一扇窗卖烟,后面就是他们的住所。卖烟的人,今天是老奶奶,明天是小阿姨,一边守着烟摊,一边干着自己的家务活。
正府街中间有一条小巷通到南面的西玉龙街。西玉龙街上有一家陈麻婆豆腐店,那时候除了它家没有别家卖麻婆豆腐。现在成都的麻婆豆腐店遍地开花,但西玉龙街的麻婆豆腐仍是公认最正宗的。正府街西边出去左拐通到骡马市。骡马市最早是交易骡马的地方,后来因连接成都几条繁华的街道,成为街区的名字。骡马市上有一家小饭店,它的招牌菜粉蒸肉很出名。
在那个年代,许多人还没有下馆子的能力和风气,我们去幺姨家妈的时候,偶尔住在那里,都是在家里做饭吃,最多是端个搪瓷盅盅走到西玉龙街买一毛钱一碗的麻婆豆腐,或者走到骡马市买四毛一碗的粉蒸肉。端着饭店的菜,一路走一路闻着碗里的香气回家,那一天就是节日。
下篇继续说正府街上当年的光景。


贴几张老城街巷旧照片唤起往昔记忆

这是一张百年前的老成都城区图

小巷深处寻觅着旧时家园

旧时场景犹如在昨天

重温那逝去的土木住宅建筑

这样的光景也许在梦中可见

依稀保留一点旧时的痕迹

这些老宅还残留在新建高楼的包围中

难得一见的老街商铺景观

千年古树见证着世纪的沧桑


感谢博友的关爱与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