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几座与神仙有关的桥

标签:
杂谈 |
分类: 民风民俗 |
这座古城不仅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四方游客,而且遍布市内的街道、桥梁,名称也很有特点,很有意思。
至于“为何将石碑放在店前”的疑问,商家表示:“我们这里都是卖明清古玩的。石碑放在这里,只是为了做个样子,想不到还意外地传播了这个旧地名的典故哦。”
送仙桥距青羊宫不到300米,历年农历二月十五,相传各路神仙到此为李老君庆寿,同时化身于凡间与民同乐赶庙会:有人在迎仙桥看见何仙姑笑口微露,撒下五彩斑斓的鲜花;有人在遇仙桥碰见骑驴的张果老与吕洞宾在观赏蜀人的蜀绣竹编;汉钟离、铁拐李把酒欢颜;蓝采和、韩湘子妙乐仙歌……时辰到了,神仙们离去时,站在亘古不变的送仙桥头,向桥下的河中抛撒万千珍宝。
赴京之时,其妻卓文君送他到成都北门城外升仙桥,依依惜别。相如豪情万丈地说道:“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果然,他在长安受到皇帝的重用,任命他为中郎将,全权代表朝廷处理西南地区事务。他真的乘着四匹马拉着的红马车回成都了。此后升仙桥就改名为驷马桥;三国时期蜀国大臣费祎出使东吴联吴抗魏,诸葛亮送他到一座桥边。费祎上船时,诸葛亮一语双关地说:“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即指费祎开始了漫长的旅途,又指费祎肩上责任重大。从此,该桥得名“万里桥”。
民间赶庙会,八仙到此与民同乐。在今天青羊宫散花楼附近,人们看见何仙姑在散花楼上撒下五色鲜花,如今的百花大桥地址就是当年的遇仙桥的位置;随后人们同八仙一起赏蜀人的蜀锦竹编等等,沿浣花溪(今天的青羊上街)顺河一路走到送仙桥,时辰到了,八仙在送仙桥头凌云而去并撒下无数珍宝,人们追赶着欢送八仙,于是跑到离送仙桥不远的望仙桥,目送凌云而去的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