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嗨,老鬼的胡杨故事!

(2012-05-15 10:37:25)
标签:

爱在中国行

老毕讲故事

老鬼情感

旅游文化

胡杨

分类: 鬼话旅游

 

鬼话寥寥:

       老鬼今天又要赶赴北疆富蕴县采风,途中,将再次穿越中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216国道沿线的胡杨并不多,但是不知为何,每走到那里,老鬼总要想起胡杨的很多故事。也许是因为在这座大盆地里,也有着一片又一片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原始胡杨林。比如,和布克赛尔县的胡杨林,老鬼至今也还没去过,也许,那将是给老鬼带来又一次震撼之地。

      朋友,阁下见过或没见过胡杨,都不要紧,先看看老鬼的胡杨,和胡杨的故事吧!

 

                             老  鬼  2012年5月15日 10点52分

 

 

                             嗨,老鬼的胡杨故事!

那是1985年的5月份吧,老鬼陪同着故事片《书剑恩仇录》摄制组,平生第一次去南疆。路况不好,一路颠颠簸簸。出了天山干沟,过了和硕、焉耆、库尔勒,在轮台县一带戈壁滩旁停车小憩。后来成了有名的导演——当时是摄制组美工师的胡春桐先生,指着路旁一棵孤独的小树,突然向老鬼发问:“咦,老毕,这是什么树啊?”

实话实说,老鬼一下子张口结舌啦——“棒槌”啦!面对着那棵比手腕子粗不了多少、约两米以下的叶子像柳叶、高于两米的叶子像杏树叶儿、树干浅棕色的奇怪小树,老鬼磕磕巴巴,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

“胡杨,是地球上唯一能在沙漠中成林的乔木树种,它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甚至震憾的生存本领。

“一棵成年的胡杨树,平均每次可以孕育出7800万粒树种,而每粒树种很轻,每17千粒树种,才重100克。树种孕育成熟,会随风向四处飘散,落地之后呢,如果条件适宜,便会扎根生长,如不适,会再随风飞去……有多少粒种子会成活,会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就没人知道了。在条件恶劣的大西北沙漠、戈壁,胡杨,就用这种方式,播撒希望,延续生命。但是,它又绝不选择条件优越的地方安家。它只扎根生长在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沙漠、戈壁。

“胡杨,个性倔强,从不接受人类施舍、馈赠。它只在每年山上洪水冲下或地下水位上升时,吸足自己需要的水分,艰难生存。而你如果想要给它浇灌,让它过得好些,却很可能会导致它的死亡!

“在条件极为艰难、水分极为稀缺的情况下,胡杨会顾全大局,主干依然枝繁叶茂,而侧枝旁叶则变得枯黄,等待机会,一旦有了足够水分,就又是青绿一片,但也有极大可能,这些侧枝旁叶,为了整体,作出了永远的牺牲……

“胡杨,是大西北的树,或者说,是只属于新疆的树。全世界的胡杨,有61%以上生长在中国;中国的胡杨,有91%以上生长在新疆!

“新疆人,把胡杨看成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新疆精神——是新疆人,精神的象征……

讲着讲着,老鬼的鼻子有些发酸,不由自主地把头扭向了窗外……

上面那一大段话,是2008516日,老鬼跟着一支探访罗布荒原的特种旅游团队,在将要走出荒原而看到胡杨的时候,对大漠英雄树的一段讲述。

一些客人在下车后说,听着老鬼的讲述,他,也流下了眼泪……

咳,俺老鬼那是接受了1985年那次瞪眼儿说不出子午卯酉的教训哟,回来后赶紧翻查资料,向人请教,恶补了一阵儿、勤学了好多年有关胡杨的知识,总算是越积累越多,可以“唔里哇啦”,给大家大侃胡杨啦!

胡杨,古籍中也称胡桐、梧桐。维吾尔语名托克拉克,有人认为其意思是最美丽的树。有专家认为,早在2500万年前的中新世,胡杨的祖先便从热带繁衍到了天山南北,但学界说法并不一致,也有人说胡杨是300万年前或6500万年前形成而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

      如今,它更以唯一能在大沙漠中天然成林而备受赞美和重视。据2007年最新资料,仅塔里木河沿岸,胡杨林面积已恢复到了65万公顷,为世界之最。它顽强地抗风御沙,保护了大片绿洲。

嗯,当凝望着虬枝盘旋的胡杨时候,它透露给您的信息,总会很多很多。比如:胡杨树一身是宝,木可成材,叶是上好饲料,树身分泌出的结晶物,名叫胡杨碱,《本草纲目》中又称之为“胡杨泪”,可以入药,又可作为工业原料、配料等。胡杨之叶还有一绝:幼叶细如线,小叶窄如柳,成年叶宽如杏,所以学界又称胡杨为异叶杨。春来嫩绿一片,秋至金黄遍野,为新疆天山南北广袤的戈壁、沙漠、绿洲、田园,平添了无穷的魅力……

说来老鬼得意,这些年来已经无法计算,到底讲了多少把胡杨喽,每次听众可都倾听兴致勃勃,提问不绝缕缕,瞻仰神采奕奕,拍摄流流连连!

老鬼和朋友们都十分迷恋胡杨林,只要一到塔里木、准噶尔每一处胡杨林间便一头钻入,双目环顾,各选佳丽,大献殷勤,乃至意醉神迷,忘乎所以。待照片拍足清醒过来,知所爱恋者乃老树而非美人时,彼此已不见踪影。回来后相视一笑,往往疲乏得一屁股瘫坐沙土中,再不想动弹。

哈哈,2005年夏天,老鬼有幸结识了国内、国际著名的胡杨专家李护群老师——一位年过七十,行走如风,谈锋甚健,学识渊博的老学者。跟着他穿行林间听讲述,回家中电话打去频请教,拿资料反复研读熟记忆……哎,老鬼的胡杨知识,那可就叫做越发“膨胀”喽——

      自张骞通使西域之后,胡杨的大名,便响当当地在两千多年以来的史籍当中,记载并流传至今。而在拉丁文中,胡杨树,被称为“Populous  euphratica”,直译成汉语,就是幼发拉底河畔的杨树的意思;英文“Popular  diversifolia”,直译成汉语,则为异叶杨

好了,这其中透露给我们的信息是:一,胡杨树只生长在中、西亚——古代西域荒漠干旱区的范围内,是杨柳科的乔木树种,是世界上唯一能在沙漠中成林的乔木;二,张骞或者其同行人、后来人,为之定了个地域性非常强的名字,而欧洲人几百年前在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畔发现了这种树,也给它,起了地域性极强的名字,或表现其独有特征的名字。

通过上述信息,还有多年的考古发现,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当年,胡杨树林在西域的荒漠戈壁中绝不是罕见的,而应该是在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带,处处生长,遍地成林。否则,像今天一样,胡杨只生长在边角旮旯难以得见,张骞们,便不大容易留意到这种神奇之树,文物古迹中也便不会出现那么多以胡杨为原料的房屋、器具、棺椁、墓葬以及大量薪柴喽!

      李护群老师还说:胡杨——这种神奇之树、英雄之树,如今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已见不到像样的树喽,在中、西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已少有喽……北疆胡杨林与南疆相比,较为稀疏,但是,木垒胡杨林经过专家鉴定,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胡杨林,很可能称得上是地球胡杨之——祖!

      许多中外游人,并不一定了解胡杨这个名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只为其外在苍凉之美、刚劲之美所吸引,所震撼。老鬼亲眼目睹,不少内地旅游者因为在新疆游程中遗憾地没看到胡杨,而黯然神伤,挥泪而去;昌吉州著名诗人査峻澄,当置身木垒胡杨林中时,竟抱住那棵历尽沧桑直径达3.2米的的胡杨“祖木”,激动不已,嚎啕痛哭了起来;而李护群先生见到林中那棵祖木后,激动地说,他走遍了全中国有胡杨林的地方,也了解到其他有胡杨树国家的情况,从未见过如此古老的胡杨个体。这棵树,已经足以印证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这一著名说法,是非常正确的——目前全世界也只有这一棵树,能印证这句话的科学性、正确性!于是乎,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专家,端坐在这棵老树对面,深情凝望着,认真思考着,半上午,竟没动地方……

    老鬼呀,你,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胡杨林呢?

轮台水生、旱生胡杨林,是时下已经日趋成熟的旅游景区;沙雅大面积的水生、旱生胡杨林,正在开发之中;北疆的木垒胡杨林,格外引人瞩目;还有巴楚、泽普、若羌、且末、民丰、和田、昌吉、乌苏、克拉玛依……天山南北,两大盆地,吐哈盆地……何处无胡杨!

老鬼于199110月下旬,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漠腹心和田河道,一路有胡杨次生林相伴,尤其是麻扎塔格山下那片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更令老鬼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那天的日记中,老鬼这样记录了那里的景象:“麻扎塔格一带,景色也分外壮丽。四个水塘,错落镶嵌在红山嘴下大片胡杨、红柳林中;河道两岔,蜿蜒于山下汇合。红山嘴西北、白山嘴东北,无数个新月形沙丘似无数个琴键,在齐奏着塔克拉玛干雄浑的乐章。一山赤红,一山灰白,仿佛双龙腾飞,引人遐思无限……

老鬼于200312月,坎坎坷坷,颇费了些周折,进入到了巴楚县叶尔羌河畔广阔的胡杨林中。其中有一片枯死林,被同行的上海同济大学一群博士、博士生先惊呼、后戏称为“星球大战”的战场、“世界末日”的象征;

200712月,再次徜徉在100平方公里的轮台胡杨林中,兴之所至,老鬼同开发者一起,设计出多条自5公里到30公里到更长的徒步穿越路线。而在众“驴友”穿越途中,老鬼想象出、设计出“驿站”、“驼队”、“马贼”、“强盗”、“酒肆”、“瓜棚”……几乎无所不包,让穿行者能充分体验古“丝绸之路”各种各样的“情景再现”。因为这片胡杨林中,沙丘起伏,湖沼密布,水旱杂生,杨、柳错落……刚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经典象征;

200810月,老鬼到了沙雅县号称1333.33平方公里胡杨林的多处景点景区。老鬼惊奇地发现,游客即使能在这一片面积浩大的林间赏玩数天,这里也是能令其兴致有增无减的风光佳胜之地,因为可开展的游览活动决不会雷同。一高兴,随口吟出了“双鹭枝头归雁美,独舟岸上烤鱼鲜……”的即兴诗句;

南、北疆胡杨林,大多与塔里木河、叶尔羌河、玛纳斯河、额尔齐斯河等河流或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及罗布荒原等戈壁为邻,使得户外、特种旅游活动可以多样化而不单一、乏味,更使得荒漠戈壁生态盎然,欣欣向荣。

但是,不对了——

“‘太阳墓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啦!这片赫赫有名的墓地,座落在孔雀河故道和一条无名河故道的冲积扇上。此刻,默默地向我们陈述着,4千多年前叫做‘罗布’这一带的原始人类,对太阳的崇拜,到了何等狂热的程度;对部落酋长或首领的敬仰,又到了何其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哦,太阳墓,人类‘自然崇拜--太阳崇拜’加上‘祖先崇拜’的另类产物,人类墓葬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没错,是‘登峰造极’之作!

“很久很久以前,罗布一带的生态环境应该说是相当优良的。《汉书·西域传》中描绘说这里‘多蒹葭、胡桐、红柳、白草’。因其水草丰美,著名的丝绸之路楼兰道就穿行这里。近年发掘的位于楼兰西北的小河墓地中,还出土了4千年前的小麦——中国最早种植的小麦,说明早在那时候,罗布泊周边已经有了并不算发达却也不很落后的农耕文明。那么,近现代的罗布荒原,怎么就已经种不出庄稼来了呢?答案,似乎也就在这里,并不难找到。比如,在这里,你可以数出一座4千年前的坟墓,竟然用了531棵胡杨,拼出太阳的形状!那么,多少座这样的太阳墓地,错落在罗布荒原,有谁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太阳墓,被深埋在罗布荒原地下,有谁知道?数千年来,这里的、那里的——地球上的人类共毁掉了多少像罗布一样的好地方,又有谁知道!当那时这里的古人们,用石斧、石刀或用青铜斧、刀,使一棵棵参天大胡杨訇然倒地时,他们的嘴角上,洋溢着的是快意,但他们哪里知道,数千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再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好地方,而不得不背井离乡了。尽管楼兰王国,曾有过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森林法》,但是,人类的最终觉醒,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彻底觉醒,还是可悲地延迟到了数千年后的今天……

“孔雀河故道的对岸,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片片胡杨林。那是不是这些年来,有计划地往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带来的成效?

“对岸那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百里绿色走廊’,是沟通丝绸之路南道、中道的重要路段,曾经水草丰美,因而著称于世。但曾几何时,随着塔里木河断流,罗布泊干涸,那里的植被,大面积消失......

“有这大片绿色阻隔,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永远只能遥遥相望。但是,绿色一旦消失,就意味着两大沙漠的‘整合’、‘重组’——合龙。其后果,先是尉犁县、若羌县,很可能将会从地图上抹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当众多专家奔走呼吁挽救‘八百里绿色走廊’的时候,当时的朱鎔基副总理不失时机地发出了‘恢复罗布泊’的呼喊。

“‘恢复罗布泊’,应该不是一句空谈——绝不是一句空谈!”

似乎又一次穿越时空,老鬼在上面,又引用了一长段20085月,在罗布荒原有感而发的、关于胡杨、关于生态的议论。而这段议论,是针对古往今来人们懵懵懂懂乱砍滥伐,造成生态失衡、美景沦丧、生存灾难的担忧……

还有,老鬼199111月在和田河道的麻扎塔格山上,拍摄到了广袤的胡杨林,但是过了没两年,有朋友再次进入和田河道,回来后告诉老鬼:你的那张胡杨林片子,好好保存吧,麻扎塔格山下胡杨林,已经不存在了——昆仑山一场大洪水,把那林子几乎全毁掉了……

难道,万千年历史上桩桩件件的生态悲剧,一定会重演吗?

但是,老鬼后来在巴楚县东、今天被称为“图木舒克市”的生产建设兵团团场,还有若羌县北米兰36团团场,都欣喜地发现,进入团场的道路两侧,一排排迎风摇曳的鲜活小树,竟然都是——胡杨树!胡杨,能够人工种植啦,这一意外惊喜,无疑给新疆的荒漠戈壁生态,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希望!

而今天,每当进入或者路过轮台胡杨林的时候,老鬼心里总有那么一丝丝一缕缕的惬意和快慰。因为,这一大片天然胡杨林,就生长在新疆的母亲河——塔里木河之畔,有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她;因为,这一大片胡杨林,就座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两侧,像大屏障一般护卫着您;因为在这里,您将不由自主天马行空驰骋想象着、而陷入古代边塞诗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意境之中!

 

                       毕亚丁(老鬼)

20114月05 1807

2012年5月15日 10点42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