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2011-11-07 17:26:41)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博湖县

博斯腾湖

老毕讲故事

旅行/见闻

鸿雁

和硕特蒙古人

分类: 鬼话旅游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嗨,当老鬼意外得知,《鸿雁》这首古老的歌曲,竟然是诞生在博湖县,竟然是博斯腾湖畔的和硕特蒙古人,数百年来,一代代传唱到今天的,心中那惊异,那狂喜,是无法用任何方式表达的……

信不信由你了,《鸿雁》这首歌,是老鬼许多年来,不仅学会唱了,而且能把4段歌词从头唱到尾的唯一一首歌!

就因为看电视连续剧《东归英雄》,老鬼一下子可就被额尔古纳乐队演唱的《鸿雁》,紧紧抓住了;而正因为《鸿雁》,老鬼接连看了好几遍《东归英雄》……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鸿雁,天空上,队队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北归还,带走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可惜,在纸上表现不出《鸿雁》的乐章来。但是您肯定听过《鸿雁》那舒缓、苍凉而又透着淡淡忧伤的动人旋律吧?跟您说吧,到今天为止,不管走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鸿雁》这个曲调,老鬼都会立马身不由己地迈不动腿,走不开步,一定要停下来,跟着哼唱,直到乐曲奏完,才会依依不舍地离去。

而看到上面那令人荡气回肠的歌词,您又会想到什么呢?

今年,恰好是蒙古东归英雄回归祖国240周年!

1771年那次悲壮的回归历程,惊天地泣鬼神 ,在中华民族璀璨夺目的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地增加了绚丽的一笔。

可是您知道吗?东归英雄的队伍中,有着一支曾在历史舞台上活跃异常的蒙古部落——和硕特部落的众多成员。从1628年的西迁伏尔加河到1771年的回归祖国,和硕特人,都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歌词中,思念家乡的蒙古人总是抬头望着“长生天”,反复提到北方。北方是哪里?是中国的北方——他们要回到祖国的北方……

实话实说,因为刚听到《鸿雁》这首歌儿的时候,只知道这是额尔古纳乐队演唱的,老鬼顺理成章把《鸿雁》,给当成了成吉思汗故乡那一带流传的蒙古民歌。因为“一代天骄”锤炼、凝聚而成的蒙古人的人群聚落,就是千百年来,一步步艰难曲折地走到了今天的。

嗯,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漂泊、迁徙的历史。学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一个认知是:230万年前那具被欧洲学者命名为“罗西”的雌性古猿化石——她是人类共同母亲。她的后代,进化为原始人类。后来,原本生活在东非大裂谷的人类祖先,分成三支。一支向着北方偏西不断走下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欧罗巴血缘人群;另一支朝着东北方,迎着太阳大踏步迁徙,演变成为我们所属的人类群体——蒙古利亚血缘人群;而依然留下并慢慢扩展到非洲全境的,成为另一支人类大群体——尼格罗血缘人群。

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因纽特——爱斯基摩人,据信是两万多年前,从阿尔泰山出发,迁徙到他们现在生存的地方去的。他们,属于黄皮肤的蒙古人群;而生活在澳洲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据知是从非洲大陆,漂泊到了澳洲大陆。他们,原属于黑皮肤人群……

这么说吧,没有古往今来的人类大小迁徙,没有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远方崇拜”意识,没有一支支人群聚落在漂泊迁徙过程中的激烈碰撞、理性交流、自然融汇、凝聚强大……哪儿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今天呢?

灾荒、瘟疫、战争、动乱……以及地球上至今说不清道不明的风诡云谲变幻,都是人类群体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的无奈选择。

而探索、发现、考察、追寻……更多土地的拥有,更多财富的取得,更多科技成果的收获,更多未知世界的认知,也都是人类群体或者历尽生死考验的个人,选择漂泊流浪的理由……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好了,让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聚焦在《鸿雁》歌曲的原创者、传唱者,威武雄壮而豪迈大气的蒙古和硕特部落来吧。

歌声中,老鬼在想象着千百年前,贝加尔湖的水草丰美,乌梁素海、呼伦湖的阳光灿烂,黄河、鄂尔浑河的汹涌波涛,赛里木湖的鲜花盛开……

这些风水宝地,都曾经是他们“北方的家乡”。

乐曲中,老鬼闭上了眼睛,看到了从兴安岭到乌拉尔山又回到天山,驼马背上骑乘着雄健壮士、妇孺老弱的漫漫长队,烟尘滚滚中勒勒车艰苦卓绝的跋山涉水;看到了亚欧大草原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的“沙场秋点兵”,看到了西迁东归,剽悍蒙古汉子坚忍不拔而桀骜不驯的雄健行列……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哦,在千百万年的漂泊流浪中,有多少支人群聚落,忘记了自己的来龙去脉——数典忘祖的人群,恐怕难以计数,但是,和硕特蒙古人,似乎从没忘记过自己生存繁衍、发展壮大的“北方故乡”。他们牢记自己是永不改变的“东方之子”,他们,向着长生天,“队队排成行”,希冀有那么一天,能像鸿雁一样,“飞过芦苇荡”,回归自己的梦中的美丽家乡。他们用史诗、用民谣、用像《鸿雁》这样的口口相传的动人歌声,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永远远,牢记自己的热土——故乡……

无情未必真豪杰”。从不忘记自己根系所在,才是真性情!

可以说,没有千百年来已经无可计数的流浪漂泊,也就不可能有今天令人钦佩的和硕特蒙古人!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老鬼在博湖县,采访过多位和硕特蒙古人。先问一个问题:《鸿雁》这首歌,大体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唱起的?

老鬼兴奋而惊讶,回答是惊人的一致:就是在我们的先人,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的前后……

“因物起兴”,尤其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士,为表达某种意愿或情感,含蓄地借一种或多种事物,优美传情达意的民间文学手段。在《鸿雁》歌曲中,和硕特人巧妙地借助于鸿雁的“北归还”,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愁肠百结、眷恋故土、立志回归而矢志不移的真情实感,令人惊艳而震撼。

哈哈,非常幸运,我们,“江南文化工作室”一行9人采风在博湖,如愿以偿地访问了县里的“和硕特部传统文化传承中心”。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走进那座高大巍峨的传统蒙古包风格建筑,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又一阵的和硕特民间文化之风。精工细作的手工艺品、精雕细刻的蒙古乐器、针脚密实的家庭刺绣、精美绝伦的蒙古长袍和蒙古长靴……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还有婉转低回或激扬高亢的长调、短歌……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噢,刚劲而奔放的蒙古舞蹈跳起来了,几乎全是民间老艺人在激情表演。咦,一个可爱的小妞,在那里自得其乐地舞了起来,憨态可掬的神情和稚拙的舞姿,逗得老鬼露出了鬼牙齿,半天没收回……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大家在忙碌着采访不同手艺和才艺的老艺人,老鬼呢,在心焦火燎地盼望着《鸿雁》的演唱。呵呵,终于,等来了!一群身着节日盛装的老头儿和老太太,健步走到了场地中央。老鬼习惯地闭上了眼睛,倾听着那天籁般的旋律。但没一会儿,鬼眼睛却又不由自主地睁大啦——有点儿奇怪哟,老人们所唱的《鸿雁》,音符、音节一个不差,可是节奏却是明显地加快了些……怎么回事儿呢?这么一唱,那淡淡的忧伤,感觉可就不大容易找到了哟!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咳,赶紧问问歌词的内容吧,专业人士现在所唱的《鸿雁》,歌词毫无疑问是经过加工了的。那么,和硕特人民间用蒙古语演唱的《鸿雁》,歌词应该是怎么样儿的呢?

灰色的小鸿雁,

在芦苇湖里游荡。

淳朴的兄弟姐妹来到我家,

和我们一起聚会、歌唱。

白色的小鸿雁,

在查斯图湖上游飞翔。

善良的兄弟姐妹来到我家,欢欢乐乐地聚会、歌唱……

可以说,一开始老鬼满脑袋瓜子,都是雾水喽!咋回事儿,一首深切思乡的震人心魄歌曲,怎么一下子就给唱成了反映和硕特人热情待客的欢乐歌曲了呢?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赶紧再提问题吧:咦,这个词什么时候给唱成这个样子了呢?

嘿,这些唱歌的老人们,全都笑而不答……

哈哈,鬼脑子转来转去,老鬼终于恍然大悟了!

已经实现定居半定居200余年了的和硕特人,早已结束了漂泊迁徙的流浪生涯。特别是共和国建国62年以来,世代定居在博大而壮阔的博斯腾湖畔——北方家乡,和硕特人的生产生活状貌,更是发生了老祖先梦寐以求千百年而不得的巨大变化。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您瞧瞧吧,城镇居民,早已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而依然在牧放、务农的蒙古老百姓,因了国家、集体、个人“三三制”集资而盖成的安居房舍,舒适而大气。每当远方客人进入他们家门,由衷的笑靥总是荡漾在主人家每一位男女老少的脸上。亲手制作的精美工艺品装点着每一个角落,温馨而喜兴。美酒、羊羔肉再加上酒酣兴浓时老人们情不自禁的长调唱起,谁又能不想和和硕特人融为一体呢!

正如一位汉子所言:“我们的条件越来越好,我们挣的钱成几倍地增多,我们还要啥呢……”

历尽了人间疾苦的和硕特人,最知道感恩戴德,最知道“知足者常乐”……当这支血性人群因自己的豁达、乐天,为了自己安定、幸福的今天而“酒喝干,再斟满”的时候,是不会忘记能跟他同甘共苦的朋友们的。那么,为什么不“今夜不醉不还”呢?为什么不敞开大门,请“善良的兄弟姐妹来到我家,欢欢乐乐地聚会、歌唱”呢!

   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和硕特人,没有忘记历史上的苦难。而当老鬼每每仰面望着“长生天”的时候,心中总是在为普天下善良的人们祈福。和硕特人,在苦难时用自己的歌声抒发了心中的愁烦,一旦生活状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血性的和硕特人是绝不会吝惜和朋友们分享的!

没必要穷追根底,一定要水落石出地问清楚《鸿雁》歌词的何时发生变化了吧?

啊,老鬼看到,烟波浩渺的博斯腾湖畔,鸿雁,在腾飞……

          毕亚丁(老鬼)

20111111825     稿

20111121024  修改补充啊,博斯腾湖的《鸿雁》之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