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可托海——石头文化之“海”(下)

(2009-11-07 10:10:20)
标签:

爱在中国行

老鬼情感

旅游文化

三号矿坑

新疆旅游

分类: 老鬼行踪

可可托海——石头文化之“海”(下)

可可托海——石头文化之“海”(下)

还远远没完呢。早已有人低下头去,在河滩上寻觅了起来。

“额河石”,天下有名。墨绿的底色,晶莹剔透,光洁如砺,石形奇,石质细,而最鬼斧神工的,却是石头表面上那如同白玉或青白玉般的天然图画。这不,仓促间河滩上捡的不尽如人意,“石痴”李娟竟然花重金到镇上奇石店中,买得两方可心的额河石。其中一方最绝:略呈梯形状的石身正面,是一个大小适中而接近隶书的“人”字,而背面呢,竟然是一个同样大小同样字体的“入”字!一旁看得酸溜溜的老鬼,不怀好意拐着弯儿说出了一番话:“咳,以前啊,这些石头不是丢在荒郊野外没人要,就是拿回家去压咸菜缸、酸菜缸。现在呢,房子大了,肚子圆了,腰包鼓了……花钱买石头回家供着喽!”

女作家果然冰雪聪明,笑问:“ 毕老师,你是说我吃饱了撑的吧?”

老鬼哈哈:“噢,听明白了,啊?”

其实,河边沙石滩上,何止有奇石。听当地哈萨克人讲,从前他们经常在这儿捡到海蓝宝石、玛瑙等珍奇物。但是那时候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他们也不知道这些珍宝的价值,也就时不时会有外来的游人,只用一块儿水果糖,就可能从娃娃手中,换走一枚宝石……

哦,说穿了,在善良、纯朴的哈萨克人那里,宝石是不值钱的。你如果有缘在他们家中过夜,或只吃了一顿饭,临走前,主人可能会送给你两个馕,再把你的水壶灌满了奶茶。因为主人认为,你离开了他家,下一顿饭在哪里吃,今天晚上在哪里住,只有天知道。而馕和茶是可以帮你解决饥渴问题的。宝石,不能吃又不能喝。有什么用?

       可可托海——石头文化之“海”(下)        

举世闻名的三号矿坑,终于袒露着博大胸怀,出现在我们视野中了。而在1967年以前,这里还没有“可可托海”这个名字,只有代号,称为“111矿”,指的就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三号矿坑。

现在,让我们读一些很冷僻的字眼,了解一下巨型“聚宝盆”的宝藏吧:铍,含量居世界第一位;钽、铌、铯、锂,含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坑里还盛产铷、钴、铭、铀……等稀有金属矿藏。当然,爱打扮的女同胞更“感冒”的是,坑里还出产多种宝石—这么说吧,三号矿坑里总共有着80多种矿产,在同一个岩脉地带“和睦相处”着,储量丰,品位高,规模大,矿种多,天下奇观,地球奇迹!

有人可能要问,这些字眼冷僻的稀有金属矿藏都是干什么用的?呵呵,老鬼丝毫不懂矿藏,只知道,中国当年的“两弹一星”,中国当年的“东方红一号”直至去年“神七问天”的巨大成功,离开那些奇珍异宝,门儿都没有!和它们相比,黄金,又算得了什么哟!

想起这座宝藏的发现和开发,老鬼心中不由得沉甸甸的。早在1935年,一个苏联地质专家,从河水下游发现了那些稀有金属的奥秘,就溯河而上,进而发现了这片风水宝地,随后苏联人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就大模大样进来开采了;我们的共和国建国后,按照《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具体条款,变成了中苏合作开采;直到1955年以后,我国才彻底收回了管理权、开采权……

而令可可托海骄傲的是,当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这位“老大哥”撕破了脸皮露出了霸权主义真面目,强要我国偿还52·9亿元的巨额外债后,仅三号矿坑,就承担起了全部债务的五分之二!

可是阁下知道吗?三号矿坑,原本根本不是“坑”,而是一座高耸于地面达数百米的“辉长岩”山体,从1935年到1999年,经历了50多年的不间断挖掘,硬是挖出了一个深143米,长250米,宽240米的巨大矿坑!以至于无论谁站到了这座人间奇观跟前,“震撼”、“惊艳”这些字眼,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了。

老鬼相信,阁下只要站到这座大坑前,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就会有四个大字一个典故出现:愚---山……

20075月,三号矿坑在停采8年变成一座人工湖后,又恢复了开采。据说,这里的各种珍宝,还有着2200多万吨的储量!

玩石有癖的朋友们,又眼光发直,在三号坑周围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颅,因为听说至今还会有幸运儿在这里寻到海蓝宝石,或是玛瑙、水晶、绿柱石。老鬼呢,认命,自知没有发财的运气,还从来与石无缘,也就不浪费自己那7块儿颈椎和1双鬼眼球儿了。

     可可托海——石头文化之“海”(下)

嗯,可可托海,是额尔齐斯河之源;可可托海深山间,还有已开发的5眼水温各异、疗效不一的温泉资源,非常宝贵。但是,河源,是从岩石间涓流而出;温泉,也是从石缝中喷涌而出。

老鬼曾说过:“山是水的根,水是山的魂”,而这里的每座山,都几乎是一整块大石头。那么,这里自然文化的主体,应该是山、石,还是水、泉呢?老鬼在三号矿坑之前,沉思不止……

南航采风团的团长罗崇阳先生,长袖善舞,当天晚上,一定要给老鬼和年轻的团友禄晓琴,同时过生日。老鬼生日已过去3天了,小禄的明天才到。团长大人对此有解释:老鬼补过生日,那叫做“延年益寿”;小禄提前做寿,称为“青春永驻”。嘿,他可真会煽情……

        可可托海——石头文化之“海”(下)

生日宴会上,脸上被蛋糕奶油抹得个五马六道的老鬼手舞足蹈说了一句:“幸福是什么?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它和金钱地位毫无瓜葛!

“同意我的话吗?”

掌声四起。

“干杯!”老鬼高声叫道。

老鬼沉思竟日的答案有了:今天大家的欢乐、疯癫、愉快感、幸福感,都和可可托海不停冲击眼球的——石头,有着不可割断的关联。

第二天上午,老鬼在富蕴县旅游局举办的研讨会上,发表了大意如下的讲话:“……喀纳斯,以水见长;可可托海,以石见长。可可托海的自然文化主体,理所当然就是——石头文化。可可托海,是石头文化之‘海’……”

没错,山为巨石,河有奇石,坑出宝石。试问还有哪块宝地,比得了可可托海?

就连富蕴县宾馆,也奢侈地用大小均匀的“石榴子儿”宝石,铺成了一条路。恐怕这不是地球唯一,也是世所罕见喽!

女记者、女作家李颖超赞叹:“可可托海——天堂打开的一扇门。”

女作家李娟描绘:“可可托海是一片海,一片绿色的海,一片柔情的海,一片神奇的海,一片梦的海……”

但老鬼坚持:“可可托海,一片石头之海——石头文化之海。”

临行前,在县宾馆对面一位毛姓小伙子开的奇石店里,老鬼从众,买了几串“发晶”——天然晶体中有着头发丝状物的罕见水晶——制成的挂件。哈哈,还在一堆大家都在挑选的白色玛瑙之中,一眼发现了一块儿与众不同的小宝贝:随形而略呈扁圆的玛瑙石,洁白晶莹,前后都有着黑色天然图案。美而不艳,清雅脱俗。在场的朋友们纷纷“绿”着眼睛,七嘴八舌发议论:正面的图案像“3G”符号,像“心”,像“旋风”……背面的像“众星拱月”,像“艳阳高悬”……

现在,这块小玛瑙就在老鬼脖子上吊着,成了老鬼的吉祥物。

谁说老鬼没有石头之缘?

老鬼的石头缘分,在——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石头文化之“海”(下)

 

【注】这是流行在她们圈儿里的一个词:马、叉、虫仨字合为一字,就是“骚”字。据说还是褒奖之意的,夸人潇洒、漂亮的意思

                   老 鬼 2009-8-19 0210初稿

                               2009-8-19 1157修改

                               2009-8-20 1238第三稿

                               2009-8-21 0139再修改

                               2009-9-02 1037定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