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爷儿俩,冰川下
嗬,道不尽的《西北·望》!
老鬼多么想把《西北·望》每个人都写出来!
但是,“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不能也。是不能也,非不为也!(《孟子》)”
摄制组共30多位,老鬼哪里写得过来!

左边“小马”——老鬼上山的“马童”
永远不能忘记他们,尽管还有好几位,老鬼连名字都不知道!

摄影师佟志坚
摄影师佟志坚,只有29岁,却已是才华横溢,已是影视圈儿内有名之士喽。他是蒙古人,多次来新疆。对这个“鬼地方”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他似乎永远是笑着的,无论再苦再累,再冷再寒。而他的高清数字摄像机,是他的“命根子”……
老鬼和“剧照”冯博——“猫儿”
马跃,家在唐山,头一次到新疆。我们司空见惯的荒郊野外,他全赞不绝口。有空闲,还要跟老鬼探讨一番……他负责举杆儿录音——重体力劳动。大家戏称他为“杆儿爷”,老鬼也“从众”。而每次他都羞涩地回一句:“老爷子,您别这样……”
“照明”王伟,似乎不只是只管“照明”
哦,说不完了!《西北·望》是一个和谐的团队,大家在这个团队里,除了投入工作,更多的是享受着快乐!给老鬼端汤送茶的“扒拉”,为老鬼牵马的“小马”、“嘎子儿”,北京来的录音师小张璐,回北京后给老鬼发来短信的王瑜,脚脖子崴得红肿令人不忍却仍坚持回山工作的摄像助理窦海强,闷头儿把后勤管理得井井有条的杜靖……
老鬼和“场记”丁燕
老鬼,想你们!
老鬼和“寒刀”——张建国
老鬼可谓“阅人无数”了。穷63年生涯,老鬼看人,总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平视着去看每一位。因为每个人总是有着别人所不及的优点,当然也可能会有着你所没有的缺失。如果百般挑剔,你不愉快,大家也都会不敞亮。对吗?
拍摄现场:“懒羊羊”追赶“老爷子”
嘿,《西北·望》中的年轻人!
轨道车用处大
哈哈,有一件趣事儿,不可不讲,就放到结尾逗大家玩一玩儿吧: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穿帮”之事发生。有一位“打板儿”往演员脸上反光的场工,因为时不时地就把板儿打到了画面里,因而得其美称“穿哥儿”……
“扒拉”老驴,对老鬼也是关怀备至
可是阁下知道吗?《西北·望》最经典“穿帮”,却是俺老鬼创造的!
“老爷子”和“小瘸子”
9号那天下午,老鬼拍完牵着“阳光”走过漫长山路的镜头,坐在折椅上喝着茶冒着烟儿舒舒服服歇着,没一会儿,就有些心不在焉了。正在旁边拍的一个场景是,“妙妙”慌慌张张跑过来,急匆匆地问:“老爷子呢?”下面应该是“西锐”回答。但是,实拍时,人家“妙妙”刚问完,“西锐”还没来得及接话,不相干的本“老爷子”却在场外应声而高嗓儿答曰:“这儿呢!”
全场,立马笑翻……
嗬,道不尽的《西北·望》!
冰川奇观,天上人间
难忘黑沟,永忆《西北·望》

老 鬼 2009-5-27
01:36文字
01:55加图
2009-5-27 13:36补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