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日记(之三)-叶姿吟(台湾)

(2007-11-30 21:21:12)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小叶子专辑
 

 

2007.10.15

             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日记(之三)-叶姿吟(台湾)

  今天悠闲地在达里雅布依活动一天,早晨听老鬼爸爸开讲座,讲述古龟兹、古于阗文化,讲述这村庄的一切。之后便到村长家参观,看制作沙馕的过程。阿吟我不愿人挤人,又自己背着相机四处转圈去了,不知不觉走进当地小学。这是个只有三个年级的学校,简陋的教室,算是宽敞的操场,而只有一位老师、一位校长,供小朋友吃住及一切生活起居。看着小朋友们天真无邪的模样,看着他们手里拿着削得歪七扭八的铅笔和皱成一团的笔记本,专注地抄写黑板上的文字,这些画面,让我心里不免有些心疼。在沙漠腹地中,这是唯一一所学校,因此许多孩子都是离家上百甚至几百公里到这儿上学,一学期大概仅能回家一趟吧。要念四年级就得跑到于田县城去,所以老爸说这里的小孩大概念书就念到这里了。一来太远,二来家长恐怕也没钱供他们上学。下课“钟”响(校长拿一块石头敲着一个破铁器)了,我又被孩子们包围了,大家抢着拍照、看照片,又跟这群小朋友玩儿了一会。今天的阳光很美,洒在孩子的脸上更美。这样闲适的午后,陪伴着他们,我的心里感到很满足。

           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日记(之三)-叶姿吟(台湾)

    据说中午有一户人家请台湾团16人吃饭。看似简单的拌面,足以让这家人家忙坏了。从升火、揉面团、杆面条、宰羊、炒菜,一切从零开始。就为了招待我们一碗拌面。这碗感动人心的拌面,也折射出了克里雅人们纯朴待人、真诚待人的民风。

     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日记(之三)-叶姿吟(台湾)         

   吃过感人午餐后,康辉大自然旅行社组织了个简单的捐赠仪式,姑且不论此举是否太过商业化或是消费了这里纯真的民风,对于乡小学的这些小朋友能享受到这么多的学习用具,我是相当开心的。看着他们乖乖听从老师指挥,一个一个乖乖排好队,大家不断探头盯着捐赠品品看,突然有一种很酸的感觉涌上心头。

   【小插曲:这些物资里头还有牙膏牙刷!捐赠仪式完后,就看到当地居民拿出来要卖给我们的人了。老鬼爸爸说,这真的是笑话一场,因为这儿的人们根本没条件刷牙,连牙膏牙刷长什么样也没见过。当然,这也怪不了捐赠者们,这纯粹是个无心的错误。其实,最简单的,应该这样准备捐赠品,给小朋友最好的礼物:铅笔、笔记本;赠居民最好的礼物:冰糖、茶砖及其他普通的生活用品】。

    团队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前来度蜜月的小夫妻吧。主办单位也很用心地商请当地居民,为了小两口举行了一场道地的维吾尔式婚礼。全村所有居民都跑来看热闹了。新郎着装正式:袷袢、羔皮高帽。而村落的妇女们,更精心地为新娘打扮:艾得莱斯绸裙、纱巾、盖头……活脱脱一对儿维吾尔新人!一切遵照当地习俗,并由德高望重的老阿訇主持。礼毕,大伙儿在传统乐器的伴奏下,欢欣跳舞,热闹非凡。整个婚礼简单又隆重,很有感觉!仪式结束后,按规矩,小两口还得环绕村子处处高声宣告:“我们结婚了!”村民们跟我们舞成一片,乐成一团,尤其妇女们,一个个全都笑弯了腰,笑得前仰后合!大家开心地跳着舞,尽情享受着快乐。在这里,不管谁跳得好不好,大家都自然地和谐地融为了一体,感觉真的太温馨了!

    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日记(之三)-叶姿吟(台湾)

 

    婚礼就在一片喧闹声中结束。其中有一位妇女,穿著于田妇女特有的传统服装(黑色的酒杯大小的小帽、独具风韵的“箭服”),当然也成了我相机捕捉的重点。或许是很喜欢我帮她拍摄的照片,活动结束后,便拉着我的手到她们家去做客(又要白吃白喝了)。我们很开心地手拉手走在路上,村民见状一直笑,我听不懂维吾尔语,依稀只能猜猜他们的笑称,说“我们是母女”?“像母女”?唉,语言完全不通,可怜的我,仅能用“你好吗”、“谢谢”、“祝福你”等几句现学来的维吾尔语,去打遍天下,乱扯一通。

           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日记(之三)-叶姿吟(台湾)

    走进家里,只见她气喘嘘嘘脱去上衣外套,准备了一张小毯子、托盘,以很尊敬的方式向我这客人奉茶,并且把家中烤好的馕端出来放到毯子上,还拿出刚在街上买的西瓜。一剖开西瓜,白色的,她懊恼地摇摇头,赶紧再去拿她仅有的另一颗西瓜,就这样诚心地看着我吃,用很真切的眼神看我,问我:亚克西吗?(好吃吗?)我用力点头回答:亚克西!亚克西!(好吃!好吃!)当时的我,内心感动到不能自己,眼泪不自觉地在眼框中打转。黑暗的房间角落,透过几丝阳光,我骤然感觉,空气瞬间凝结了。我们素昧平生,她却设法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我,端馕又端茶的,尤其那认真诚恳的眼神,让我难以忘怀。我终于又忍不住——掉下泪来,瞬间,便像决了堤的潮水。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感谢,只能用简单的问候语或是肢体表达我的心意。她见状,很紧张地看着我,用我听不懂的维语安慰我,用那双温暖的手帮我拭泪,一把把我拥入怀中跟着我掉泪。躺在她怀里,我像个小孩儿一样,很安心地靠着,一切就这么自然地发生了!溃垮堤坝的情绪,完全无法控制!或许是因为,我好想好想紧紧捉住这份珍贵的情感,不想放手……

     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日记(之三)-叶姿吟(台湾)

   她对我的相机、登山鞋、太阳眼镜很感兴趣。我把这些东西脱下给她试穿试戴,她好开心,一直摸着布鞋,觉得质感很好很喜欢。我内心想着,如果可以,真想寄一双送给她,我能为她做的只有这些了!可惜后来经询问,那里是没有门牌号码的,也没有邮局;语言不通,我居然连她的名字都不可能知道。真遗憾!

    步出像是自己家的、而却是她家门的我,内心是很复杂的。短短一天的体验,心里想着,这片“香格里拉”能延续多久?是否会随着道路的开通、观光客的肆虐而有根本的改变呢?是改得文明、还是野蛮了?却也说不清楚。夜晚,跟老鬼爸爸聊起这个问题,他说即便这里变了,也只能是顺乎自然的事情,我们不能剥夺他们享受文明带来的便利的权利。至于会带来什么样的外界冲击,完全取决于旅游者的心态,而某些人的施舍心理、居高临下,是最令人不齿的。老爸说,他们生活穷(自然环境、历史状况造成),但心里绝不贫穷。他们乐天知命,或许是因为他们尚未接触过现代文明,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模样。以我们的角度,或许很希望他们继续保有原始生活。而他们安于现状,或许只是因为没有比较。生存境遇毕竟是要变化的,社会还是得不断演化进步的。要不我们所有的人,就还得像老祖先那样,简单地用树叶遮蔽身体。克里雅人恐怕总有一天,会走出大漠,走向现代文明……

    有些问题真的似是而非,无解吗?文化的保存真的得看有关机构、有关人士的智能?中国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却仍没得到重视与保护,真的太可惜了。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夜里的营火,满天银河的星空,伴着老爸的草原之歌,眼泪又不自觉地在眼里打转。想着今天发生的点点滴滴,反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关系,很多想法涌上心头。在帐篷里写日记的我,又再次不能自己。关了头灯,深呼吸设法拉回自己,平复情绪,准备展开连续七天的徒步之旅。再见了——达里雅布依,我心中的“香格里拉”、人间净土,谢谢你带给我的一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