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怀

(2012-11-04 21:00:26)
标签:

杂谈

时尚芭莎

芭莎艺术

苏芒

苏泓月

时尚

情怀,当然是先有情,不是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小情调,而是风月无边、从一朵妙莲到世界齐物的大情大爱;怀,也不是杯水微澜、你侬我侬的二人怀抱,而是厚德载物、广袤无垠的大胸襟大胸怀。中国传统要讲情怀,佛祖俯看苍生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石涛万点恶墨是一种千画万画,吞吐大荒的情怀。关于传统,关于情怀,《芭莎艺术》的夏姿-陈别册,给了这么一个聊天的机会。

 

传统是什么?是对一代一代人延袭下来的生命观、精神内涵、思维方式的一种有价值的传承,它是动态平衡的,需要保留精髓,也需要革新意识。在当下的生活中,传统到底带给我们什么,是思维上的懒惰还是无边的灵感?我们特别邀请《时尚芭莎》主编苏芒和《时尚芭莎》资深时装编辑陈梦涵作客本期杂志,听听战斗在时尚最前沿的她们,追求着怎样的美学与情怀。

 

编辑/朱昕苗

http://s10/mw690/4d2941echcdab1ef77719&690

 苏芒: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传统智慧、东方美学”其实早就被讲了很多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也许意识不到,现代生活中的“雅致、禅意、极致体验”其实都源于过去“讲究”的生活方式。你觉得到底什么才是“讲究”的呢?

 

陈梦涵:“讲究”这个词我一般喜欢用来调侃,不懂的人去讲究,那是矫情,懂的人讲究一下,是对一种美好生活的尊视。比如一朋友特会花道,成天摆弄些荷花、桅子花做瓶插,瓶子的形状,用什么样的瓶托,他都经过自己的思考。当然瓶托可能原本是个放奇石的檀木架,被他组合一下,就很好看。然后花插好了,放在屋子里的哪个位置,也不是随随便便的,这是种讲究。其实,他拿哪个放奇石的架子来当瓶托,就已经在创造了,但创造后的美感是无懈可击,值得回味的,传统也是在一次次社会变革和人文创造中慢慢演进的,这过程需要智慧和思辨。

 

陈梦涵:25年来《时尚芭莎》都在告诉读者什么是西方的、国际化的时髦,如果请你做一本古代的东方趣味的《时尚芭莎》,你会怎么做?

 

苏芒:其实是一样的做法,也会有广告、视觉大片,也会有潮流解读,极品档案里也会有高级珠宝和高级时装,美容版块必不可少,美妆预告、发型设计、皮肤护理样样齐备,还有明星名流访谈,也会为了封面标题而费神发愁。某个歌女唱红了柳永的新词,就会出现柳永与歌女把酒言欢的工笔画,歌女的新发型和新服饰,会有详细的解析白描图。如果在魏晋,那些服下五服散,就是古代迷幻药的明星名流,会向读者展示最新的木屐和袍衫,告诉读者什么款式的木屐会让你走路时更加自由飘逸,什么布料的宽袍会不磨伤你因服散而变脆变薄了的皮肤。不过它一定不可能是每个月500P的厚度,我们的画师来不及画那么多时装大片的,而且过去没有电话和邮件,约名人稿件更难,给宋明帝身边的陆探微写一封约稿信,估计半年后人家才收到,也得经过各项审查。还有后期制作,发行量怎么也拼不了80万册每个月,要知道线装书的装订周期是很长的。恩,我猜时装杂志会是季刊,类似《世说新语》这样的八卦杂志可以是月刊会很火,薄薄的,上面尽是微博段子。

 

苏芒:古人的情怀是否影响你对感情、审美的判断?

 

陈梦涵:会让我对人的各种感情理解的更加真实,因为这个世界是不真实的,我们常说莫忘初心,你带着原初的心,平静的心去看这个世界,人性的多个面就很容易看见。审美也一样,南齐时期很会画时装女子的艺术家谢赫留下著名的绘画“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从立意、到用笔、用色、到技巧和构图、模仿及超越模仿的讲究,对艺术创作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六法论”对我们做文章也一样受用。其实,当你对古代日常器具、饮食、语言、服饰、绘画研究的越来越精的时候,你的眼光会变的很“毒”。

 

陈梦涵:其实人们未必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热播的《甄嬛传》就让一大批年轻人开始读清史、学礼仪,这是个令人兴奋的开始,你觉得怎么继续推动这股热潮?

 

苏芒:我还没来得及看《甄嬛传》,但是我能跟你讲人物性格和剧情。都是周围朋友天天在谈论听来的,有一个朋友很认真地和我说:我看了五遍。多可怕,76集,五遍就是300多集。

身边的同事朋友,有时开玩笑讲的全是甄嬛体,比起以往他们的不拘束,竟斯文许多,文学功底是日渐进益了,倒也不负恩泽。这事原是极好的,许多80、90后也开始对史料、诗画显露出兴趣,增补知识。《时尚芭莎》即将推出的《中国美学复兴》大型视觉艺术项目,还有正在准备的艺术展览都是从各个角度去引动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热情,《时尚芭莎》和《芭莎艺术》都在以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用不同的诠释方法向人们传播中国人独有的美学观,还怕人们没有兴趣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