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应用课题济南九中石建军问题发现成因分析 |
分类: 教育科研 |
学生误解老师怎么办
济南九中“心理应用”课题组 逄银雪、石建军
问题发现:
某些学生对老师不理解,老师找他谈话他却认为耽误他的时间,给他讲道理也听不进去,甚至有的时候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有时真的不想理他了,但看他认真学习的时候却又心软了,可是要帮助他的时候又会想到以前的情形。面对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成因分析:
1)学生方面:青春期心理是产生这种对抗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有的时候学生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他也想好好学习,却被一种心理上的习惯所左右着,让他没办法从自己的心理阴影上走出来,不肯承认和接受老师对他的关心。
2)教师方面,虽然学生的做法让人可气,但也应反思为什么自己的一片热心不能被学生正确认知,是不是真的耽误他的学习了?对于高中生而言,单纯的讲道理是否合适?因为他们自觉不是小孩子了,不愿意再听家长和老师的讲道理和“唠叨”。
解决措施:
可以把这种直接的方式改成间接,或者通过别的同学侧面的给他一些帮助,或者先让他冷静一段时间,或者让他把他的心里想法讲给你听,不要总把老师的某些想法说出来,听他说了之后才好对症下药。
正确把握谈话时机,次数不宜过于频繁,时间不宜过长。关键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比如某次作业较差,可以叫来面批,对其不明白的地方认真讲解,使其真正掌握。
前一篇:高三学生的流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