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三亚有租的小公寓,绝大部分都是买回来自己做,在外面饭馆吃的次数并不多。网上介绍的春园这些地方我们没去。当地特色的东西除了海鲜外,就是“东山羊”、“文昌鸡”、“加积鸭”。另外就是些我遇到的街头小吃了。一般来说,饭馆的价格和内陆城市相差不大,没有什么价格优势,但小吃有的还真是美味也便宜。
我们住在椰梦长廊靠金鸡岭那里,从海边往金鸡岭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右边,有一家饭店东西做得还不错。我们在那里吃到了“东山羊”、“文昌鸡”、“加积鸭”。
“文昌鸡”也许是三亚最有名的菜式了吧,头回去居然卖光了,第二次才点到。怎么说呢,其实就是白斩鸡,和上海的三黄鸡有一拼,鸡肉嬾而多汁,鸡皮脆爽,算是现在难得有的还有鸡味儿的鸡了,挺不错。

“加积鸭”就那么回事,比南京的桂花鸭差了些。

这家的“东山羊”是红焖的,加了红枣、香菇、不知道是肉选的部位好还是东山羊就是这样的,肉质偏瘦细腻脱骨,带皮部分糯糯的更是精华,没有一点儿膻气,如果不说是羊肉,根本吃不出来。这家的红焖做法,比我们在三亚希尔顿“丰园”吃到的“白切东山羊”强了不知道多少。(手机拍的,对付着看吧)

对了,三亚的“椰子饭”非常好吃,是在整只金椰子里填满用椰子汁泡过的糯米上笼蒸,吃的时候连连皮象切西瓜似的切成一瓤瓤的,糯米有非常浓厚的椰子香,椰肉细细嚼着回味绵长。这样的主食好象三亚的饭店里大部份都有供应。后来我在当地的超市里也看到有成品卖,拿回家蒸个回笼就行了。
金鸡岭那儿有个第三市场,规模没有第一市场大,每到下午以后,各种小吃摊子纷纷推了出来。我最喜欢的是这对夫妻做的葱油饼,先是拿油煎一下再放进炉塘里烘熟,比较薄,表皮酥脆,内里层次分明而且柔软,好象加了油渣,葱香味扑鼻,比我做的强了不知道多少。居然才一块钱一只。
他们每天下午三点半推着小车一出摊,就围了不少人在等,而且人家六点半就收了,就这么点儿时间,每天可以卖到将近400只。我们经常掐着点儿去买十只回来,当晚饭的主食。要不就是傍晚去大东海游泳的时候,在第三市场门口坐车,买上两只趁热边走边吃,满足得不得了。


“啤酒鸭”,也在第三市场里,排长队,老远勾着你去尝尝。热呼呼切成块儿,撒上香粉再配一包香卤,是看电视时候最好的零嘴儿。


海盐煮鸡蛋是三亚经常可以看到的小吃

到了三亚就得吃“抱罗粉”吧?我在拍写真的当天,被摄影组的人拉着去当地比较有人气的一家吃。在河西路,叫“正宗抱罗粉”。开头我还觉得有些别扭,毕竟还带着妆呢。可是工作人员跟我说,这里靠近著名的婚纱景点大东海,所以太多拍婚纱的人吃饭都在这里解决,经常可以看到姑娘们穿着长婚纱吃得不亦乐呼,也算是当地一景。
“抱罗粉”可能也算是米粉,别看小店其貌不扬,端上来卖相正经不错,汤头很鲜,熬的时候应该下了不少料加了不少工夫,碗里面货色不少,切细细的猪肚、牛肉、猪肉、炸花生米、酸豆角、青蒜。。。米粉也很滑爽。桌上有各种辣椒酱,尤其少不了当地的黄灯笼辣椒,我每样加了一点,呼拉拉全吃完了。好象是五六块钱一碗。唉哟,现在看着照片又馋了。

第一市场楼上小商品城里什么都有,这杯“百香果冰”,是现场用新鲜百香草做的,很好喝,就是得吐渣。不超过三四块钱。


晚上在街上闲逛找吃的,靠近凤凰岛的那条街上,有很多小小的饭馆,门口点着暗暗的电灯泡,半明半暗黑鸦鸦坐满了食客,看样子应该也是当地的居民经常光顾的晚饭聚点儿。桌上海陆空各菜式看着就量大味儿好,我也特想坐下来尝尝。可是老公怕不卫生,死活不让,给我烦得不行。被他拉到了路口新开的客家菜馆吃了一顿,倒也没让我太失望。

鲍汁豆腐

炒鱼面,用鱼肉做成的面条再加蔬菜炒的,属于清淡口儿的。

卤水拼盘

椰汁芡实百合煲。里面有芋头、新鲜芡实、百合、加了椰汁,虾仁儿,鲜香味浓,很好吃!哪天我自己在家也做一回。

牛肉丸,汤鲜肉弹

特让我惊艳的一个甜品“蜜汁枣薯”,总结一句话就是:甜、特别甜。面,特别面!大厨真够有自信把味道做成这样极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