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明白了,花钱原来是这个意思,区分开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标签:
转载 |
一种说法古钱亦称古泉:
古钱亦称古泉,是为白水先生也,从泉字上拆分就能形象的看出货币的流通如水一般,现代所用进项流水之意看来自古有之。而花钱也称花泉,民俗钱,压胜钱,厌胜钱等,是古代除官方行用货币之外,在民间流传的非正式钱币,有货币的样式却没有货币的价值。由于其精美的工艺,带有吉语的泉文,加上所附带的历史文化及传承的厚重,历来都被作为古钱币的一个分支而被钱币爱好者们所收藏。
http://p3.pstatp.com/large/4b0100024dd4e363ccb7
关于花钱也称为压胜或厌胜钱的说法,是极具渊源的,充分体现了我天朝传统文化的渗透性。厌胜即为厌胜术,最早使用的人是姜太公,见于《太公金匮》,该词汇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那最有名的事件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射偶人”。厌通压,意为压而胜之,是民间辟邪祈福的一种习俗。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类似于现在“画个圈圈诅咒你”这个意思,至于古人画圈的时候还会念叨点什么,这个就无从考究了。
http://p9.pstatp.com/large/4b020000f8dab2e50c1d
我们的老祖宗说来还是惧怕天地的,凡事要图吉利,出门要问平安,节气要拜祖宗。诸如造房、开炉、镇库等也是需要诸邪不侵,无往不利的,在此情形下压胜钱应运而生(纯属个人推测,不服来辩,静听高人指点)。并具有了佩饰、玩赏、游戏、撒帐、洗儿、吉庆、卜卦、殉葬、赏赐、凭信、镇库、纪念、祝寿、挂灯、上梁、系包裹、镇水及性教育等方面之用途。
另一种说法:西辽钱币
2007年在香港参加民俗钱币国际研讨会第一次接触到西辽花钱,当时钱币收藏家俄罗斯人贝利也夫在会上介绍了一枚非常特殊的钱币,一面是单龙,一面是野猪和熊。钱币出自中亚。从形制看与辽钱相似,但内容上看不像常见的辽钱。参会人员多认为是辽钱。
http://p3.pstatp.com/large/4b0000025d13dde0737c
西辽(1124年-1218年)是古代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创立者耶律大石,原系辽朝贵族,因与天祚帝政见不合,遂于辽朝灭亡前夕的1124年率部西走,1130年到达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在这里修筑城池。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改元延庆。建立了西辽王朝。随后耶律大石西征东伐,相继征服东,西喀喇汗王朝和中亚诸国,不久又臣服高昌回鹘,其疆域东起蒙古高原的土拉河,西至中亚花刺子模海(今咸海),南到昆仑山,北达巴尔喀什湖以北。
西辽王朝虽然统治时间不长,但它将中原汉文化传播至中亚地区,西辽王朝创建者耶律大石本身就是一位具有高度汉文化修养的契丹贵族,史称其“通辽、汉字”天庆五年(1115年)考中进士。故,有学者称,西辽时期是继汉,唐之后汉文化向中亚传播的又一高峰。
http://p1.pstatp.com/large/4b0000025d603e747000
西辽作为十二、三世纪在中亚统治80多年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封建帝国,因为经济的发展,交换的扩大,社会的需要,铸行过自己的货币。目前公认的有关西辽铸币为“续兴元宝”。2012年第一期《中国钱币》刊登了俄罗斯贝利也夫和斯达诺维奇的文章《吉尔吉斯发现的“续兴元宝”与西辽年号考》,详细介绍了关于西辽钱币的发现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