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记:最简单的投资模式

(2008-09-08 17:15:41)
标签:

财经

股票

价值投资

投资手记

阳光私募

证券

周贵银

2008年9月8日 周一 晴天 股市再度下跌

周末有一个消息,就是允许上市公司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目前是征求意见阶段。很多投资者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我先解释一下,然后在分析这个消息到底带来了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大小非卖股票的原因是什么,要么是缺钱,卖掉部分股票换部分钱,要么是股东觉得公司不值这个钱,不想要这个股份了。首先,我想说的是这个政策只能解决第一个行为,不能解决第二个行为。为什么?

我们先说第一问题。上市公司缺钱,如果在二级市场卖掉,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由于不断的卖股票,会让股票价格越来越低。例如,如果一个公司想卖掉1000万股股票,现在股价是10元,如果1000万股都在10元卖掉能换回1个亿,但是实际情况不是,因为1000万股都卖掉后,股票可能跌到7元了,甚至更低,平均卖价只能卖到7.5元,换回资金7500万。现在根据这个政策,可以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券来融资。根据征求意见稿规定,如果发行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是10元,如果准备拿1000万股做发行债券的质押,这样质押的资产在当时的价值是1一个亿,根据征求意见稿规定(不超过质押股权价值的70%),可以发行7000万的债券,投资者买了债券后,将来可以拿债券换股票,那么怎么换呢?换股票的价格是多少呢?根据意见稿规定不能低于(上市前20个交易日股票平均价格的90%),根据上面的例子就是9元。这样上市公司就不需要卖股票就可以融资了。1年后,投资者如果要换回股票的时候, 比如股票价格是15元,投资者当然要换股票了,因为可以按照9元的价格换股票,这样上司公司就不要还钱了(因为发行债券,债券到期,上市公司要还本付息的),这就相当于上市公司是按照9元进行卖出的。而投资者并不一定都在一个时间来换股,所以,换股的速度就会被延缓,相当于上市公司减持的速度降低了。如果1年后,股价变成5元了怎么办呢?那就没有人去换股,债券还是债券,可以有利息,就相当于一般债券了,100元面值还是100元面值。除非公司倒闭了,否则没有什么风险,尤其是这次规定必须是业绩好的公司才可以发。从这点讲,这是一个利好。一个是减持,把自己的股票价格搞的越来越低,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一个是发债券,股票价格没受到冲击,钱也搞到了。这里的关键是有多少公司愿意发这个债券,发债券麻烦啊,到期了,如果大家都没去转股,还要还本付息,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上市公司是铁公鸡,只想搂钱,不想朝外拿钱的。因此,他们要用钱不如直接卖股票简单,还要付中介费,再加上这个发债是自愿的不是强制的 。所以,这个利好有多大影响,就看市场怎么理解和反应了。从这点看,这个消息能否成为利好,关键看有多少上市公司响应。如果没有人理你这个政策,那这就是一个制度性建设,对短期市场不构成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周一反应非常一般的原因,而且收盘还出现了下跌。至于对第二点,那些觉得股票不值这个钱的股东,比如小非,这个政策对他没什么用,该卖的还是卖,再说小非发债做什么呢?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政策对非上市公司倒是有一定的用处,非上市公司通过这个方式进行转股,结合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去做,是个好事情。为什么呢?你想啊,一般的公司想融资,要么发债券,要么把股份转让给别人,引进战略投资者。但是单纯发债券,人家担心将来你不还钱,引进战略投资者,人家担心你将来不上市,退股又退不了。如果发可交换债券,如果有上市预期了,投资者可以转股,如果没有上市预期,就把债券回售给公司。但是不管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公司必须是优质的,否则发债对投资者来说都有风险。从征求意见稿中,我们看到,这个对业绩的规定好像并不是很严格。一个是净资产15亿,这保证了将来万一破产,还可以清算,投资者不会血本无归,另外一个是净资产收益率6%以上,保证公司的盈利状况良好。但是,这个限制不能保证上市公司一定都是优质的。

在这里,我觉得有一点,我们是不能想象的。我举个例子,大家看看,是否值得我们去担心。如果一家公司净资产2元,目前股价4元,2倍市净率,市净率不算很高,股价也不算高,如果每股收益是0.001元,市盈率4000倍,这样的公司,如果你是大股东,你是在4块钱把你的公司卖掉呢,还是继续经营下去呢?我们算一算,如果每年每股收益0.001元没有任何改观,如果想让净资产增加到4元,需要200年,也就是说,你现在投入的资金,要200年才能收回来,那么你说,你是继续经营呢,还是选择卖掉企业呢?我想,这个不需要我说了吧。所以,绩差股的大小非们,想让他们不卖股票,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见,大小非减持,你无论什么政策,都不能阻止他们去减持。可见,绩差股,微利股,大家是不是应该回避呢?当然,你或许会觉得,绩差股便宜,市净率低,没错,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市净率低的股票,每年都会最后一个涨,跌的最凶。所以,如果完全按照市净率考虑股市是否已经到底,并不科学,还是要考虑市盈率,当然市盈率容易高估公司价值,市盈率和市净率结合一下会比较好。市净率在2-3倍或者1.5倍到2.5 倍,市盈率在20倍以下。但是,现在我告诉大家,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这样的,都在这个区间,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股市到底了。股市有没有道理,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股市在非理性下跌,不是因为基本面,而成了散户之间的多杀多。微利股,绩差股,多杀多,应该。但是,好公司,多杀多,肯定会有人吃亏。如果市场还有点理性的话,我觉得接下来,股市应该有分化了。好公司要止跌了,差的公司继续跌,这才是正常的。政府只要把市场引向这个方向,就算成功了。怎么引呢?其实,好的公司大股东主动增持就能改变这个预期,一个是减持,一个是增持,两个完全不同的预期。可惜的是,增持的太少了。为什呢?因为增持需要钱啊,在二级市场增持需要的是现金啊,上市公司有现金的有多少呢?大家可以到“慧眼决策家——价值投资评级系统”上市公司大全中查询一下就能知道。现在要解决的是,大股东要增持,要拿钱增持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个需要国家去想办法。

总之,现在的下跌是非理性的,非理性下跌,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因为疯了,像精神病,能用正常思维去理解吗?不能,既然不能,大家就不要问为什么还会跌,只需要等着什么时候不跌就好了。放弃一点抄底的空间,可以等到一个安全的位置。这话对有现金的人听着舒服,对满仓的投资者听着刺耳,但是没有办法,每个人的日子,每个人知道。

 

我们经常选股的时候会谈到这样的话。有没有好股票,那么好股票是什么呢?很好回答:能涨的股票,那么什么股票能涨呢?难回答了。对,找个能涨的股票很难。优秀企业的股票能涨吗?贵州茅台,好吧,股价200多跌到100多了,为什么价格太高了。那好股票应该是,价格低的优秀企业。

优秀企业会价格低吗?好像也不会,就算是优秀的企业,价格跌了,跌到哪里是底呢?或者说跌到哪里是低呢,这个好像不太好判断。因为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太一样。大家有没有发现,尽管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都和大盘同步,或许这是废话,因为先有了股票,再有了大盘,当然,多数股票和大盘一样了。既然是这样,那么就好办了。那就是,大盘没见底,什么股票也别买,不管公司是好的是坏的,只要大盘好了,只买好的公司。这样,不是很简单吗,连选股都不用了,因为好的公司就那几家啊。万科、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等。大家说是研究大盘好研究呢,还是研究1000多家公司要研究呢?你或许会问,这和巴菲特只看公司不看大盘相矛盾吗?巴菲特为什么不看大盘,因为美国股市大盘波动性很小,还不如股票波动性大。但是中国股市,波动性很大,你必须要做波段, 必须要研究大盘。

因此,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你觉得系统性的机会来了,你就买最好的公司,你觉得系统性机会没有,你什么也不买,这样,不需要选股,只需要看趋势,看大盘。你或许又要问,那不是找不到热点了吗?获取不了超额收益了吗?同志们,你看见有多少个整体追热点,最终是盈利的呢?多数是亏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做本来就不可能做成功的事情。既然这样做容易亏钱,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就学会一招就可以了。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很多分析师都在投资者的要求下,高抛低吸,追逐热点,结果都是失败了,投资者就说分析师是黑嘴,骗子,是啊,能不是骗子吗,因为这个根本就没有人能做到。我有一句名言,那就是,如果一个方法不能持续成功,或者成功率不超过90%,这就是一个无效方法,根本就不能用。看来,战略性投资者才真正能走的长远,如果有一天,中国股市全流通了,投资者理性,上市公司规模足够大了,波动性就小了。我就可以看着宏观经济只考虑公司本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