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评:六月向上方向未变

(2008-06-04 16:16:54)
标签:

财经

股票

沪深

价值投资

证券

周贵银

收盘评述

今天受美股下跌(主要由于雷曼兄弟可能需融资40 亿美圆)以及中国联通大跌影响,沪深股市出现了下跌走势,不过由于地产股今日逆势走强,导致上证指数明显弱于深证成指。上证指数全日报收于3370点,下跌66点,跌幅1.93%,成交602亿,较昨日有所萎缩。个股呈现普跌格局,沪市仅有218家上涨。

 

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我近期一直提醒大家关注的资产整合重组概念再次体现出强者风范。今天引人注目的是以外高桥为代表的上海本地重组股,地产、飞机制造板块也表现亮丽。

 

伴随“救市政策”效应递减,5A 股市场出现震荡下跌寻底走势。罕见的地震灾害、迭创新高的原油价格与通胀形势的担忧,再度将投资视角拉回到经济基本面的重视审视中来。“经济下滑”与“通胀”变化正成为价值投资者面临的长期顾虑。

 

从短期宏观经济形势发展来看:经济整体运行趋势平稳,通胀依然是主要焦点。针对5CPI 转折背后的因素进行结构性分析,我们认为通胀转折对A 股是多空并存的影响。CPI 形成全年性拐点,缓解了对紧缩货币政策的担忧,积极解读有望形成阶段性回升机会。但是考虑到非食品类价格的匀速前行,PPI 价格继续上涨,通胀形势呈现结构性变化,我判断通胀趋势难言转折,将遏制股指攀升空间。

 

对于6 月份的A 股市场,从宏观经济运行变化来看,存在阶段性回升机会,但是持续反弹面临天花板。阶段性回升机会的触发点是,CPI 全年拐点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市场系统性投资机会弱于事件驱动机会,行业投资机会要小于主题投资机会。

 

在近期短短20天内,上海广电集团、上海水产集团、上汽集团、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外高桥集团纷纷宣布将优质资产注入相关上市公司,这一连贯性的高频举措预示着上海国资整合正悄然提速。

   
我认为,上海国资整合是本地上市公司重组升温的一个重要信号。上海本地国企重组是在央企整合背景下,大股东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协调下展开的国有资产结构调整,其很可能成为地方国企整合高发的前奏。

 

实际上,央企整合正是本地上市公司重组的主要推动力,各地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央企整合目标和压力的驱动。但相比央企大规模的跨地域重组更为有利的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实际国情,以地域为主要模式开展的地方国企重组行为,更容易协调和统一利益关系,决定重组成本的各方障碍更容易得以绕过。

 

我曾提示投资者关注上海、北京、东北等老工业区的国企整合和上市公司重组行为发展,尤其上海市府已经非常明确的提出本地企业整合计划背景下,当地上市公司的频繁重组已经不可逆转。由于市场经过半年多的持续调整,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估值处于一个相对合理区域,而此时进行上市公司的整合,对大股东方来说更为有利,其资本运作的空间更大。正如某市场人士所言,更容易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从筹码的角度来看,相关关联人一般更愿意在低位收集价格合理的筹码,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资本套利。而股价水平越高,对于借壳方和重组方来说,其买壳成本往往越高,重组带来的利益空间可能越小,利益的刺激就越小。从大股东定向增发注资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增发规则已经将增发价和二级市场价格紧紧联系在一起了,这决定市场价格越低,对于国企大股东来说就可以以更低价格获取定向增发股份,其利益最大化更容易实现。

   总体上,作为重组整合一方(大股东)来说,上市公司的市值越小,其收购或整合的成本就越小,整合行为获取的资本收益就越大。

 

投资策略上,稳健型投资者可继续多看少动,而激进型投资者可以开始吸纳超跌的大盘蓝筹股以及军工、上海本地、钢铁等存在资产整合重组预期的优质个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