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心濒临崩溃 恢复全靠政策

(2008-03-27 20:06:06)
标签:

杂谈

 

    3月27日早晨传出证监会突批2只偏股型新基金的消息,本以为股市会借此利好有所反弹,熟料股指在隔夜美股下跌0.88%以及周三太保破发的恐慌气氛中,直接大幅跳空低开,盘中更是向下突破,创出3408点的又一个新低,真是惨不忍睹。

中国太保的“破发”使整个次新股板块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除了中国太保以3月27日的收盘价计算低于30元IPO发行价的13.7%以外,还有中煤能源、中海集运周四跌破发行价,建设银行、中国石油的市场价格比IPO发行价仅高出2%以内的幅度,都将考验IPO发行价的支撑。而且考虑到建设银行、中国石油等上市公司将在08年面临较大的战略抛售者抛售压力,在市场大环境不佳和供求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其破发可以说基本是水到渠成的了。

   

    另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0月份至今沪深两市首发上市的A股共有58只,其中已有九成低于首发上市首日的收盘价。2007年1月份至2008年2月份,沪深两市共有196只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216次增发,包括176次定向增发,40次公募增发。考虑除权因素,47家上市公司的目前市场价格低于增发价。

   

    总体上,在市场最低迷阶段多次出现的大范围破发现象,目前已经初露端倪。这种破发现象至少说明,目前市场正面临估值中枢的重新定位。

   

    由于上一轮牛市是在流动性过剩,大量基金发行推动大蓝筹估值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际上其性质就是完成了以大蓝筹为核心的整体资产价值重估过程。但是市场的非理性情绪蔓延,导致这种重估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尤其是在利益的推动下,管理层对基金滥发缺乏控制,政策不当在某种程度上也助推了这种非理性繁荣的发展。

   

    而目前阶段则正是政策矫枉过正和在此基础上大小非流通巨大压力的充分释放,市场供求关系出现逆转,投资者情绪乐极生悲,市场估值中枢在以上各种重压下自然面临一次重排过程。实际上,发行价格是和市场本身的定价水平紧密相关,上市公司破发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市场估值体系的坍塌和投资者对定价水平的重新定位过程。

 

    尤其是对于大小非压力最大,供求关系最为紧张的大蓝筹板块来说,这种估值重排就必然以更剧烈的方式来进行,这也就造成大蓝筹首先破发的局面。

在牛市中人们可以容忍高估值和高溢价,但一旦市场转冷,这种高高在上的股价自然没有了根基,出现自由落体运动。中国太保股价破发,所有参与询价和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都有责任,跌破首发价格或许是一件好事,是一堂对所有参与配售机构不负责任狂热定价的最好的风险教育课。

   

    市场的融资功能是有赖于市场交易活跃和投资者的长期信心持续强化,特别是大量红筹国企股的回归,对市场的承受能力有更大的要求。而以大蓝筹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破发,对市场投资者信心的打击极重,新股破发现象的蔓延,也会导致新股发行承接机构的利益得不到根本保证。对资产价格泡沫打压的矫枉过正,导致市场出现非理性暴跌现象,首先必然导致二级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而最终的结果将会向上传导,市场自身信心的萎缩也将招致在此基础上融资功能的彻底丧失。这难道就是管理层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吗?

 

    回顾上一轮大熊市,我们发现为单方面利益试图高价流通国有股的行为最终导致市场信心的彻底崩溃,其结果是所有市场功能的彻底丧失和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其中包括国有股的持有者。而政策一旦单向受制于某方面利益的羁绊,也必然不能够公平维系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最终结果是需要更大政策成本来挽救市场。

   

    而目前市场正面临这样的情况,政策对大小非抛售限制必然遭到众多利益阻挠,而由于忌惮对大小非相关利益既得者的短期利益损害,任由市场情况继续恶化下去,最终结果必然使融资等市场功能丧失。实际上一个能够稳定发展的市场,必是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公平利益份额。而中国股市至今都始终遵循着由非理性繁荣到非理性下跌的过程,次次矫往过正皆因利益干扰了政策的合理布局。

 

    可以说,就市场目前的状况,如果管理层还坐视不理,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股市走熊已成定局。尽管很多蓝筹股价都已接近甚至超过腰斩,已经出现了投资价值,比如中国平安甚至出现了A股价格低于H股价格的情况,但是只要市场无法树立起信心,中小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上市公司吝啬于分红而只顾大肆圈钱,不能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健康机制,我们的股市就不会有希望!

 

    因此,股市的牛熊完全掌握在管理层手中。一旦市场真正步入熊市不能自拔,导致资源配置功能丧失,不仅会使广大投资者蒙受损失,也同样会伤害到我们的实体经济。相信这个多输的结局是谁也不愿意见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贪婪与恐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