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阴有小雨大盘继续恐慌杀跌,沪指创出3607点调整新低
 
今天上海飘起了细细的春雨,滋润着万物,而气温也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仿佛在提示我们春天已经悄悄的到来了。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还记得上中学时背诵的朱自清的《春》吗?“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多么美好的一副春的画卷啊!然而,我们的资本市场却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带给了我们刺骨的寒风。指数就像瀑布一样向下突破着,4000点所谓的“铁底”也瞬间崩溃,令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随便翻看一下个股的走势,特别是曾经风光无限,“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中”流砥柱们,现在却个个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最典型的莫过于保险航母“中国平安”了。记得某位股评家很经典的一句话“中国平安这四个字就值200元。”我不知道他这样说的依据究竟是什么,但事实却是给“价值投资人”重重的一击。自从去年10月24日创出149.28元的历史高点以来,平安就踏上了漫漫熊途。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个被无数人追捧和寄于厚望的保险“贵族”就像被打劫了一般,沦落成了“中产”,资产竟然缩水了将近2/3。这也使得长期坚守在平安里的很多价值投资者们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打击和财富损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如此有价值和成长性的公司出现这样的走势呢?难道价值投资在中国就真的行不通吗?有人说是因为平安的巨额再融资计划,有人说是因为市场对平安今年的业绩不看好,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想,造成这种局面是有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作为新兴加转轨的市场,还不具备西方成熟市场中的充足的价值投资土壤。
 
第一、中国的上市公司来股市圈钱的多,它们不断实行IPO、定向增发和配售,从股市里不断圈钱,但对于实行分红却非常吝啬。通过分红返还股市的资金跟他们从股市圈走的钱相比少的可怜。从而导致股市的资金不断流失。而美国那些国家有着非常严格的资金流出制度,那些新实行IPO的公司一般在以后的十几年之内不允许再次实行定向增发和配售,不能再次从股市里圈钱,并且通过强制性的分红政策把以前圈出去的钱返回到股市,保持股市资金的稳定。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存在着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在未来具有长期旺盛生命力的伟大企业,那么长期持有这些企业的股票依然可以带给价值投资者丰厚的回报。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买入的价位一定要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不能被过分高估。而如果市场出现类似07年那样的非理性繁荣,股价过度透支了未来的业绩和成长性的话,也要毫不贪婪和犹豫的卖出(就像巴菲特前段时间对中石油的抛售)。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人。
 
价值投资决不意味着一味的坚守,而是要始终以股票的真实价值作为衡量尺度,虽然这个做起来很难。但我们相信,随着中国股市和投资者的不断成熟和完善,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价值投资在中国定将拥有美好的春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