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月14日【新闻晨报】当心被熊市假象“忽悠”

(2008-03-14 10:24:00)
标签:

杂谈

周贵银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7日开始调整到现在,指数已经跌去了35%以上,时间跨度5个月,无论从幅度上还是从时间上,都可以定义为“熊市”。但是一组数据却让我们有点被熊市“忽悠”的感觉。
  据“慧研决策家”统计显示,截至到3月13日,沪深股市中有近700家公司创出了自上证6124点调整以来的新高,扣除期间新股上市增加的上市公司数量影响,期间创新高的股票几乎占到了所有上市A股的50%———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目前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
  过去5个月以来,股价自6124点以后涨幅在30%以上的有170多家,多数都是业绩非常一般甚至很差的小市值股票。这期间,与题材股的活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批权重股和大盘蓝筹股的深幅调整。这也正说明了有一半公司创出新高,指数却表现为熊市的原因,因为下跌的多数都是权重股。按照以往经验推断,目前的市场似乎处在了风格转换的“临界点”,即概念股退潮而蓝筹股迎来反弹;但是从事实情况来看,这场轮换却显得“犹疑重重”。
  要解释这个现象,要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去解读,即内忧外患。现如今外围经济的走弱,会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而高企的CPI则让投资者发出了质疑:企业利润的持续高增长是不是还能持续?目前的估值是不是依然过高?对于这个问题,资金流向告诉了我们一切。据上交所的席位交易数据报告显示:2007年10月17日至2008年2月25日,约有470亿元从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流出,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大约撤出了285亿元。这期间,基金的仓位也随之降低。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如此判断:第一,蓝筹股的调整目标正在估值和业绩增长预期之间寻求平衡;第二,当估值趋于合理的时候,信心或者资金就成了制约股市的关键;第三,当上面的矛盾不能解决的时候,市场依然会处在结构性牛市中。在被熊市忽悠的结构性牛市中,因为资金有限和信心缺失,所以只适合有想象概念的小市值股票表现;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即重大机会正在向我们逼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