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博弈:
在一片“风险教育”的舆论攻势下,对于肆无忌惮的股市,管理层终于在“调控组合拳”之后继续“出牌”――大幅调高交易印花税。尽管市场分析对此众说纷纭,但是我们认为,这些迹象表明,股市政策博弈将趋于白热化。近期的股市疯狂已经造成了市场的短期失衡,各路资金对管理层的提醒和警告置若罔闻,与政策导向公然对抗,最终必将导致管理层的越来越严厉的制裁!
之前,我们早已预见到今天的格局!我们早就指出,如果大盘(以上证指数为例)在4000点附近整固,将符合博弈各方的根本利益,即达到一种“博弈均衡”。这样,从管理层来说,看到股市单边的失控性上涨得到遏制,就不会进一步出台调控政策――最近的一系列股市政策调控,实在是管理层的无奈之举。而对于市场各路资金来说,可以利用振荡市炒个股,而那种疯狂逼空方式,不符合市场博弈平衡的需要,必须加以收敛。
(二)机构博弈:
在机构博弈方面,单边逼空是其博弈升级的必然结果。从目前的情况看,QFII和银行基金在机构博弈中,处于比较有利地位,而公募基金由于“跑赢大盘”的市场选择取向、赎回压力的困扰,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目前,QFII的额度已经大幅增加,前期又实施减仓和离场动作。因此,管理层的调控政策又对QFII下一步建仓创造了最有利的时机。而公开舆论上的看空和澄清,都无法抹杀上述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的现状,将直接给广大基民增加投资风险,那种在2006年买基金大赚、稳赚的情况将不再出现。所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机构博弈中,公募基金可能逐渐成为“弱势群体”。中国股市似乎有一个规律,就是新主力打败老主力。从股市初期的券商“消灭”大户,到基金“打败”券商,开放式基金“取代”封闭式基金,到目前的QFII、保险资金、银行基金“胜过”开放式基金。
另外,从全球股市发展规律来看,私募基金将成为市场主流。虽然在我国,目前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还没有得到确立。但是我们认为,如果没有“疏”只有“堵”,那么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同时也不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中小散户之间博弈:
建议将投资重点放在质地较好的并购重组股,或者市盈率较低的二线蓝筹。对于短期涨幅过大而无业绩支撑个股,可以考虑逐步减仓。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登陆价值投资网:www.guiyin.com.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