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见南子,历代文人一个无聊的口水战

(2009-04-02 11:44:07)
标签:

电影

孔子

周润发

周迅

功夫

http://himg2.huanqiu.com/attachment/090331/93d31aeb36.jpg

 

    孔子见南子。一个国君夫人会见一个异国名人,这本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但被炒作起来,成了天下远播的桃色事件。一直是文人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话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前496年,56岁的孔子,刚刚辞去鲁国“大司寇”职务,到了卫国做官,但是有人向卫灵公打小报告,说孔子的坏话,孔子害怕获罪,辞官想到陈国去,在“匡”这个地方被误作阳虎而被抓,脱险后在一个叫“蒲”的地方呆了一个多月,后又返回了卫国。
    再次回到卫国后,卫灵公夫人南子要求接见孔子,这让孔子很犯难。如果去见南子,就会遭来非议,因为南子的名声不好听,在娘家时就同其堂兄子朝通奸,嫁给卫灵公后又同弥子瑕有染,这是举国都知道的丑闻。如果不去,显然是失礼,何况南子已经邀请了两次。要在卫国待下去,要传播他的那套治国理论,就一定得走夫人路线。于是孔子权衡再三,最后决定接受邀请去见南子。
    《史记》对这一段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南子在葛布做的帷帐中,孔子进去后,向北行礼,南子在帷帐中还礼,佩戴在身上的玉器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孔子说:“我本来就不愿见她,现在既然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在外面等了好久的子路不高兴了。孔子立马赌起咒来:“要是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天打雷劈,天打雷劈!”

   按照孔子的生活惯例,此时应该说出一番大道理来,立马占据一下理论优势,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粉饰出一光辉形象。但是他此刻还没从南子那珠环翠绕的首饰叮叮当当的响声中缓过神来,突然被自己的弟子这么一责问,便吓了一跳,本能地脱口而出,举起双手,赌咒发誓。看来,即便是圣人,情急之下,也有犯傻的时候。
    柏杨先生在《君子和小人》一文中对“子见南子”有过这样幽默的描述:孔丘先生见了她,不知道搞了名堂没有,归来后身轻如燕,神色有异,被仲由先生看出苗头,问了一句。做贼的人,心情都虚,孔子先生当时面红耳赤,赌起咒来曰:“天厌之,天厌之。”情急至此,可见事态严重。似乎可以肯定孔先生见南子发生过那事了。

     孔子见南子原本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四个字——“子见南子”就可以了,但是司马迁先生却用了大量的笔墨记载这件事,这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不过孔子会见南子做出非礼的事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虽然朱熹注解说“南子有淫行,”但是孔子当时的年龄已经56岁,而且孔子作为一个客居卫国首次进宫面见国君夫人的名人来说,借给孔子十个胆子也不敢胡来。据朱熹分析,子路不高兴是因为看不起南子的品行,认为南子行为不合礼教,而孔子居然去面见这样的人,显然有失身份。
    孔子见到美女而心动也是人之常情。 “食色性也。”孔圣人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么。更何况南子美丽风流,虽然名声不太好,一睹芳容给眼睛过个生日还是可以的。但使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只隔着竹帘和南子说了几句话,听到了几声南子头上珠环翠绕的首饰叮叮当当的响声,结果连个面儿都没见着。很沮丧地回来,子路是埋怨他,可想他糟糕的心情,反情的心理自然表现出来了。

    孔子到底同南子有没有暧昧关系,我们不能凭想当然来给妄下结论。对这一历史公案,我们应该重新考证,不要冤枉了圣人。我认为,孔子一见钟,第一次见面就碰出火花,在当时的礼教下,在那个环境里,可能性几乎这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