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2010-12-22 19:19: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研究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
单元教学目标:
1、
2、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实验、猜想与验证的过程。
3、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能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设计,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4、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能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教学时间:9课时( 机动一课时,复习一课时,课堂测试一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摸球游戏(第87页)
教学目的:通过“摸球游戏”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数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又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逐步使他们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请看下面一道题。教师呈现题目并配图,然后问:(1)你认为小青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
(2)哪一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大,为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二、
师:现在盒子里只有2个红球,能否摸到白球呢?生:不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球。)师:那么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从这个盒子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呢?生:用0,因为0代表没有。那么摸出红球的情况呢?生:一定能摸到红球,因为盒子里都是红球。师:从盒子里一定能摸到红球,我们说此时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0,那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生举例说明)
三、在观察、讨论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
师出示一个只有1个红球与一个白球的盒子。
师:从这个盒子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一半。
师:如果用数来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可以怎样表示?
生:1/2 。
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如果在盒子里在放入一个黄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怎样表示呢?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
四、课堂练习:87页1题、2题。(生小组讨论)
五、归纳小节:用数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6、布置作业:87页下面的实践活动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游戏(第88页、89页)
教学目的:本游戏活动以摸球作为载体。通过此数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实验、猜想与验证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二、
(师给每组口袋内准备的白球与红球数的比例相同。)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摸球,一人记录。
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巡视,以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当操作。
三、
等每组学生操作完毕后,组织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并将汇报结果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进行猜想。也要请他们说说猜想的根据。
四、
请学生打开各小组的口袋,验证猜想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是否相符。
五、
出示讨论的题目包括表格。然后出示问题。
学生在具体讨论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想与推选的方法,对此,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特别要指导学生应考虑比赛外的各种因素。
六、
提示学生:由于任选的随机性,故可能出现特例。对此,在解答时,不要求学生作统一的回答。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方案(第90页)
教学目标:
1、
2、
教学过程
一、
二、
三、
四、
在交流时,首先请各小组汇报各自设计的方案并说一说设计时的想法。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而应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想法,并结合他们的想法加以引导。
五、
学生在交流汇报后,教师可以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均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方案中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六、
七、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与生活(第91页)
教学目的:本节课设计的活动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
在开展活动前,先组织学生复习分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的知识内容。
2、
呈现数据表后,可以请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自己解答。
3、
师按顺序当场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了解本班学生迎新年的设想
4、
这一活动要组织学生开展3次讨论。
第一次讨论5个接力点的位置,每个位置的确定都应该是有根据的。让学生根据题意找出五个接力点的位置。
第二次讨论位置设计的合理性问题,要让学生说一说不合理的理由。因为每个接力点远近不一,设计不科学,所以应当重新确定。
第三次讨论重新设计的问题,在讨论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组织讨论新的设计。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有奖游戏(第92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2、
先让生仔细观察投影图,再把每一种游戏获奖的可能性表示出来。
3、
“有奖游戏”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学生不一定以中奖的可能性大小来确定参加的游戏,它还包括各人对奖品的喜爱程度。
4、
5、
调查生活中的有奖游戏,并自己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游戏。
第6课时
教学内容:铺地砖(第93页)
教学目的:通过本活动,学生将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2、黑板出示复习题:用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铺一段长18米,宽4米的人行道路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二、出示 “铺地砖”的情景画面,提出问题。
三、小组合作探究解法
1、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汇报
教材中给了两种方法。师要注意看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如:在问题(1)中,还可以这样考虑:沿着长为4米的墙摆放,需要10块地砖,纵向需要7块半,所以共需75块地砖。
3、重点讲解,归纳解法
总面积÷砖面积= 砖块数
(屋长÷砖长)×(屋宽÷砖宽)=
砖块数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1、学生自己解决问题2和问题3
2、师生共同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