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的广告问题
(2013-01-14 22:50:26)
标签:
杂谈 |
大约凡是中国移动能够到达的地方,都能见到他们的广告,其中“移动改变生活”印象最深。但是,就这句话很有问题。改变,是中性词,变好变化都叫变化。这个广告的用意,改变不是好坏都行,或者好坏都无所谓吧。人们无不希望生活向好的方向转变,没有人希望生活发生恶化。
电影《手机》是这方面的一个形象注释。手机让人们的联系方便了,沟通加强了,但同时监督也便利了,妨碍性也获得强化。《手机》讲的故事,是手机让生活如何尴尬起来。至少,手机带来的尴尬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从这个语境出发,移动改变生活,也可以理解为移动让生活变糟。
移动就是空间位移或者地位变化,没有手机等移动设备也存在移动。中国的谚语说:人挪活,树挪死。这在强调移动即挪有利于改善人的生活。观察一个社会,其中有一个观察点是移动性,用来表达社会的开放程度。开放度不足的社会,死气沉沉,缺乏移动性,而开放性的社会则移动程度高。可见,移动不仅是人更是社会的健康发展的指标。(社会学的用语是流动性而不是移动性,我这里篡改一下)
所以,中国移动的广告应该修改一下,叫做“移动改善生活”。
通过移动,借助移动,让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善。
有一个公益广告叫做“知识改变命运”,问题也是一样的。如果用“知识改善命运”,不是对知识的更正面肯定吗?否则,“知识越多越反动”在“知识改变命运”的语境中也是可以成立的。
从来先写博客再发微博,这次反其道而行。感谢水部郎中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