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曾是以色列的恩人

标签:
伊朗专题 |
公元前550年,是孔子出生的第二年。就在这一年,波斯帝国在中国人意想不到的遥远天际横空出世,居鲁士大帝开始创造自己的历史。那是波斯人的伟大故事,也是人类最早的伟大故事之一。如今,伊朗人面对种种的威胁,都会想起这个很久以前的这个故事。居鲁士大帝的早期故事,按照好莱坞的习惯,应该放在第二集介绍,但很不幸的是,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很早就记下了这个传奇。米底人国王阿斯提亚格斯做了一个恶梦,梦见自己的外孙将要夺取他的王位,他万分恐慌,下令管家杀死这个外孙,管家不肯下手,国王的外孙被牧羊人救下。这个孩子就是居鲁士大帝。当米底人与波斯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即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率领反抗者击败他的外公,合并了米底王国与波斯王国,这就是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东征西讨,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帝国。公元前539年190月,居鲁士大帝攻入巴比伦城,巴比伦王国灭亡了,它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地方省。居鲁士生前没有完成征服埃及的计划,他于公元前530年去世。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帝国的疆土。
居鲁士大帝占领巴比伦城的时候,宣布了很多重要命令,其中最令以色列人感动的是他对“巴比伦之囚”的解放令。从公元前597年开始,以色列人两次被巴比伦王国征服,以色列人悉数被迁往巴比伦,远离自己的故乡耶路撒冷,他们被称作“巴比伦之囚”。居鲁士大帝允许以色列人返回故乡,并允许他们建设自己的神庙——耶路撒冷圣殿,并且命令耶路撒冷的邻居有义务帮助以色列人,赠送以色列人黄金、白银、牲畜和祭品等。对此,《圣经》是有记录的。根据阿拉米文诏令的记载,居鲁士的命令还包括耶路撒冷圣殿的高度、厚度和用料,宣布所有巴比伦王国掠夺的耶路撒冷宝物都要全部还给以色列人,而建设圣殿的经费由波斯王国的国库支付。被迫离开故乡半个世纪的以色列人,当时该是如何感谢居鲁士大帝啊,可想而知。他们称赞居鲁士是“弥赛亚”,是犹太人的救主。
很多年很多年过去了,以色列人依然信奉犹太教,成为人数不多但很古老的世界民族之一。当初的波斯帝国云烟也早已散去,现在的伊朗是穆斯林世界独树一帜的民族,他们依然保留着波斯人的诸多特性,虽然伊斯兰化但依然以波斯人而自豪。在伊朗,如果把伊朗与阿拉伯人混为一谈,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伊朗人是伊斯兰教少数派什叶派的大本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什叶派就住在伊朗。伊朗人选择什叶派,或许与他们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然而,当初救助过以色列人的伊朗人,如今双方却成为仇敌。或许有一天美国真的对伊朗动手,而先头部队很可能就是以色列人。双方,还有人想起居鲁士大帝吗?
居鲁士大帝去世太久了。他的墓在设拉子东北 130公里的地方,叫做帕萨尔高德。我们赶往设拉子之前本想先拜谒居鲁士大帝之墓,但是夜色已晚,守门人坚守岗位,我们毫无办法。只好在夜色中,远远地瞭望那座著名人物的著名陵墓。然而,更遗憾的不是我们的迟到,而是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居鲁士大帝当初满足以色列人的心愿,为他们回家铺平道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如今的伊朗与以色列会如此不共戴天。是造化弄人?还是人类自身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