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孟宪实
孟宪实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33
  • 关注人气:5,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妖由人兴

(2009-05-22 16:54:55)
标签:

生猛春秋系列

妖由人兴

 

郑厉公为了铲除权臣正卿祭仲,派祭仲的女婿刺杀祭仲,阴谋失败,郑厉公逃亡。他没有逃到外国,而是在郑国边境上的一个小城栎居住下来。祭仲迎回昭公忽,继续统治郑国,他们也没有攻打栎,因为宋国坚决支持厉公,给了厉公很多武装,至少保证厉公的自卫能力。

郑厉公在外,郑昭公在内,郑国这个时候,存在着两个 国君。

郑昭公在位只有两年,就被卿高渠弥在打猎时射杀,昭公的两个弟弟先后即位成为国君。其中,公子婴在位时间长达十四年,他就是郑子。先后十七年,郑厉公一直居住在栎地。当然,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复辟的打算,睁大双眼关注郑国,时刻寻找可能的机会。

公元前679年,郑厉公终于抓到了机会。郑国大夫傅瑕(《史记》称甫假)上当受骗,被郑厉公诱骗绑架,威胁要杀他。傅瑕害怕了,对郑厉公说:放了我,我为您杀掉郑子,让您归国做国君。这大概就是郑厉公的本来目的,两人举行了盟约,傅瑕回到郑国。这一年的六月,傅瑕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誓言,杀掉郑子和他的两个儿子,迎接郑厉公回国。

郑厉公两次即位为国君,这一年称作后元元年。

成功复辟的郑厉公,很快开始反攻倒算。他先找到傅瑕,说:你侍奉君主,没有一心一意啊。傅瑕说:重德不求回报,这是当然的。于是傅瑕成了郑厉公杀掉的第一人。郑厉公接着找到了伯父原繁(《史记》用一单字),说:傅瑕不能忠心于国君,我已经杀了他。对我忠心不二的人,我答应他们做上大夫。我在外面,伯父不给我通消息。现在我回来了,伯父也没有亲近表示。我感到十分遗憾。原繁知道郑厉公来者不善,说:国内有郑子而心在国外,那是最不忠心的人。一旦做了国君,一国之内,谁不是臣下呢?现在,你的兄弟还有八人活着,用收买的办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吗?当然,我已经得到命令,我知道如何做了。随后,原繁上吊自杀。

傅瑕不忠于郑子而忠于厉公,但厉公认为傅瑕应该忠于郑子,所以认为他不忠心,并最后杀掉傅瑕。原繁忠于郑子,没有对厉公表达忠心,厉公则认为原繁应该忠心于自己,同样也责问原繁的忠诚。最后,原繁也只有自杀。这可是忠君观念的大悖论。世上常有先后君主,甚至也会出现郑国这样的同时两君主。为臣应该忠诚,但是如何表达忠诚呢?如郑厉公这样,用两个君主的立场,要求同一个大臣的忠诚,可以肯定没有谁能够逃脱不忠的追问。尤其这个郑厉公,先是绑架傅瑕,强迫他背叛自己的君主,当自己的阴谋成功以后,又去追究人家的不忠之罪。可否应该说,对彼君主的不忠,祸首在此君主。对于前君主的不忠,祸首在后来君主。归纳起来,要求忠于君主的是君主,要求背叛君主的还是君主。

不仅这些前后君主,那些改朝换代的朝代无不面临这样的问题。唐初的人写《隋书》,那些主编和写手,无不出自隋朝,但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在《隋书》中撰写诚节类传,那位不屈不挠与李唐周旋到底的将军尧君素就被写入这个类传之中。在隋末唐初朝代更迭之际,究竟应该抵抗唐朝还是应该追随唐朝呢?很多人面临考验。更多的人会从利益出发做出选择,也有人如尧君素就是秉持忠诚。如果,尧君素是正面的忠诚表率,那么攻打尧君素的唐朝军将呢?他们不正是在叛臣首脑李渊领导下的叛臣集团吗?如果应该忠诚刚刚举起大旗的李渊,那么尧君素不是完全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吗?

这个难题,后代显然要比郑厉公聪明得多。要杀人,就事论事,不要去牵涉什么忠诚这样的主义。论及忠诚,要么比较宽容,各为其主,皆为忠诚。要么就各说各话,保卫隋朝是忠臣,支持唐朝是功臣。郑厉公这样,杀人找堂皇的理由,最后必然伤害对君主们最有利的忠臣。

郑厉公复辟成功之前六年,在郑国国都的大门口,发生了两蛇相斗的事,最后门外来的蛇杀死门内的蛇。很多人在场观看,后来出现很多流言。到郑厉公复辟成功,有人说那场蛇斗,最后应验了。外面的蛇是郑厉公,里面的蛇是郑子。

这个流言流传甚广,连鲁国也有传说。鲁庄公问申繻:郑厉公复辟,真的是由于妖孽吗?申繻说:如果说有妖怪的话,那也是由人导致的,妖由人兴。人不按照人道行事,兴妖作怪的事才会出现。两千多年前,这是多了不起的朴素唯物主义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如此父子
后一篇:崔杼弑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