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的一个标志年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选在北京举行。对于现代奥运会的历史而言,又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成为世界的东道主,奥运会的世界精神又一次得到发扬光大,奥运春风再次吹暖了一个古老的国度。那么,对于中国,北京奥运会会为中国带来什么丰厚的贺礼呢?身在当下,也许我们无法体认。
如今,我们能够确知的只有历史,还有历史的回声。不论你如何演绎,我都很固执地认为,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都是中国历史特有的回声。不论是和平、友谊,还是更高更快,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奥运心声之外,我总能听到另外的一种声音与此和声共鸣,那就是国家平等。
奥运会精神是和平友谊,倡导不分宗族、性别和宗教,人人平等。但是,奥运会的主办方,向来是大国。美国四次,英、法、德和澳大利亚两次。雅典虽然也举办两次,那要归因于历史的光荣。所有举办国,除了墨西哥外,都是经济比较发达国家,都是第二等级的国家。主办奥运会,是弱国穷国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天上明月。法律和精神总是强调国家平等,但是在这些具体问题上你就能够体会到国家与国家的实际距离。
近代以来的中国,时刻在为争取国际间的平等而努力,从被奴役到主权独立,从被歧视到赢得尊重,这个过程艰辛而漫长。举办奥运会,因此成为一个梦想。不,以举办奥运为梦想,在中国是很晚近的事。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第二次先到奥运会的时候,世界列强的另一项运动是在中国烧杀抢掠。那个时候的中国,会以举办奥运为梦想吗?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中国正在为“两个前途”大打内战,那个时候,中国人会以举办奥运为梦想吗?1968年10月,第十九届奥运会在墨西哥城举行,我们刚刚进入文革动乱,革命理想漫天飞,即使有一百个梦想也不会有举办奥运。
奥运之梦,我们是一点一点接近的。从参加,到得奖牌,到得金牌,再后是奖牌排名……到有信心争取主办奥运,我们已经踏过千山万水。2000年前夕,举办奥运的梦想才真正点燃。第二十七届奥运会,那是我们最想主办的一届。最想2000年的北京举办奥运,最想在辛丑条约签订的百年之后招待世界来宾。在你们祖先焚烧过的大街上,请你们自由奔跑吧。我们好吃好喝好招待。噩梦一笔购销,我们团结一致向前看。虽然,梦想迟到了八年,但是一百多年都熬过去了,谁还在乎这短短的八年?比起抗战八年,这八年如同一直在过年。
一口气,憋了一百年。那是奥运会能够全部承载的吗?
虽然,这情感不一定正确,但情有可原。苦难的历史镌刻在我们心中,它不会简单地随着时间风干。一个民族的百年苦难,必须找到可以寄托的碑铭。创伤需要抚慰,痛苦需要转化。北京奥运会,因此成了一座纪念碑。1840年以来……没有这些字迹,但中国人都读得出。
明天,我们会轻松上路吗?答案如同有明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女排的冠军和他们的几连冠,我们为什么满脸泪水?为什么我们会喊破的嗓子为她们助威?为什么会半夜三更亢奋游行?1984年,当中国派出第一支奥运队伍,我们是怎样看待那一场场比赛啊。
那个时代,我们从来不把一场体育比赛看成是体育比赛。体育健儿,是我们派出的远征战士,无论是两军阵前的捉对厮杀,还是大兵团的无序混战,我们都认为他们是在为国战斗。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力量,代表着民族的荣誉。他们胜利了,我们的民族大旗高扬。他们失败了,我们士气低落,捶胸顿足。国家与民族的情感,于是成为健儿们的动力和压力。象征主义,病魔一样纠缠住我们。如同一个心理病人接受暗示,曾几何时,我们把体育比赛看成了国家与民族的一切。
今天,我们的国民和社会正在变得正常而健康。民族的健康比多少金牌都金贵,社会的心理健康是国家健康发展的保证。国家的实力和民族的情感,不必寄托在任何一场比赛上。体育就是一种运动,金牌就是金牌。没有了过多的寄托,弱化了许多不必要的联想。奥运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次节日,我们有机会展示中国,有机会表达我们的友情,它是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热爱奥运,你就去当自愿者。不喜欢体育,你可以悠然阅读或者饱览锦绣河山。奥运在北京举行,但奥运没有成为所有人的惟一神经。这是健康中国的最佳证明。
我们日数一日,即将迎来奥运会的开幕。那是一个嘉年华盛会,是北京代表中国招待全世界的大喜日子。但是千万别把比赛看的太重,千万别让人说中国靠了裁判,千万别把运动员和教练员往金牌上死逼。竞赛精神,比金牌重要。观众,比运动员重要。北京的面貌,比体育设施重要。中国,比奥运会重要。成功的举办奥运,是我们东道主应尽的责任,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奥运不代表一切。一个健康的中国,从容地举办奥运,奥运场馆以外的地方,生活依然在朝气蓬勃地继续。
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一次重要检验,一次全球化背景下的合格考试。成功而从容,将是最高鉴定。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中国文化得到世界的尊重,2008年,是一个标志。虽然,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虽然要改善的地方还很多。但是走出近代的阴霾,2008年是一个标志。
北京奥运会,应该是也只能是中国的一个新起点。
(本文,作于奥运开幕式之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