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杂谈 |
晋阳:梦开始的地方(4)
造反是有巨大风险的。决定起兵,是李渊乾刚独断的结果吗?当然不是。李渊身边的人,也在推波助澜。
李渊身边的重要人物有三个人。
第一个人物是次子李世民。李世民是李渊造反的积极推动者。李世民当时二十岁左右,除了唐国公李渊的儿子以外,没有任何身份。父子同心,天下一理。能够替李渊设身处地考虑的人不会很多,李渊最信任的人当然最数李世民。李渊与李世民大约在几个问题上达成一致:第一,李氏当天下的传说可以利用。第二,皇帝下毒手的可能性很大,他们谈到一个人叫李金才(李浑),就是因为姓氏与流言相符就被诛杀。李渊也姓李,皇帝是否会利用这个机会杀掉李渊呢?可能性很大。第三,如果起兵,因为皇帝远在江都,关中空虚,机会难得。利害之间,显然起兵更有利。
第二个人物是裴寂。裴寂是李渊的老朋友,在太原身份也很特殊。隋炀帝在太原有一个离宫叫做晋阳宫,裴寂就是晋阳宫的负责人。裴寂年轻的时候家里比较穷,有一次经过华岳庙,曾经向神庙祈祷未来命运,结果梦见了一个白头翁告诉他:三十岁以后可以得志,位极人臣。从此以后心中就念念不忘。从他的职官来看,要想位极人臣,门也没有。那么,怎么才会富贵起来呢?后来李渊来到太原为留后,裴寂的野心苏醒了。李渊造反,他跟着,这不就是位极人臣的道路吗?于是,裴寂这个野心家成了积极推动李渊造反的重要人物。不知道是纪律性不强,还是处心积虑,裴寂在李渊起兵问题上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晋阳宫是专门为皇帝准备的,不仅物资极其丰富,还有很多美女。裴寂请李渊到晋阳宫饮酒作乐,竟然让宫女伺候李渊。事后,裴寂就有了劝李渊起兵的理由:唐国公啊,赶快起兵吧,否则这个事情让皇帝知道了,一定是死罪啊。
第三个人物是刘文静。刘文静是晋阳县的县令,是李渊属下。最重要的是,刘文静是李密的亲戚,根据朝廷的指示,他被抓进监狱。刘文静跟李世民关系密切,有一次,李世民夜探刘文静,刘文静把天下大势认真地对李世民进行了分析,最后的结论是只要李渊起兵造反,三万兵马直入长安,天下必定是李氏的天下。刘文静要李渊造反,肯定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他与李密的关系,决定了隋朝不能容忍他了。他也只有走上造反的道路,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和可怕的后果。
造反是机密大事,有了这几位谋士,还需要具体出力的人,比如领兵打仗,就需要将领。因缘际会,还真有这样的人聚集在李渊身边。史书一般称之为豪杰之士,其实站在隋朝的立场上就是一些违法乱纪的犯人。
是上天给予的安排?还是人间的风云际会?为什么在这一刻的太原,这些野心家和英雄,会阴差阳错地汇聚在一起?
在众多的偶然背后,是什么力量发挥了必然的作用?
当李渊分析完毕,当李渊布置妥当,当他的起兵已经进入倒计时的时候,忽然扬州来了使者,如鬼使神差一般,扬州的使者如同天降出现在太原。他带来了皇帝的最新命令,李渊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李渊的判断,现在证明是彻底错了。
那么,他在错误推论基础上的起兵决定呢?